第三讲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1.举例说明生产活动中地域联系的重要性和主要方式2.结合实例,分析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区域发展的影响1.交通运输是指利用各种运输工具,使旅客、货物沿着特定线路实现_________的过程。2.作用:是连接生产与消费、城市与乡村、各地区和各部门的重要纽带。3.主要方式: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交通运输概况空间位移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管道1.五种主要的交通运输方式比较方式优点缺点适合运输的货物铁路运输运量大、速度快、运费较低、受自然影响较小、连续性较好造价高、占地大、短途运输成本高大宗、笨重、长途运输,如矿石、金属、牲畜等公路运输机动灵活、周转速度快、装卸方便、对各种自然条件适应性强运量小、耗能多、成本高短程、量小的货物水路运输运量大、投资少、成本低速度慢、灵活性和连续性差、受自然条件影响大大宗、远程、时间要求不高的货物,如粮食、矿石等航空运输速度快、运输效率高运量小、能耗大、运费高、技术要求严格急需、贵重、数量不大的物品管道运输气体不挥发、液体不外漏、损耗小、连续性强、运量大、安全要铺设专门管道、设备投资大、灵活性差石油、天然气等液、气体货物1.下图中纵坐标1~5代表各种运输方式四项指标由优到劣的大体次序,据此回答(1)~(3)题。铁路、公路、河运、海运、航空五种交通运输方式技术经济特征比较(1)图中a运输方式表示()A.铁路B.公路C.航空D.河运(2)具有“从门到门”特点的运输方式是()A.aB.bC.cD.d(3)在世界经济贸易中,下列物流流向及其所选择的交通运输方式合理的是()A.小麦;从中国到加拿大选用eB.轻工业品;从中国到俄罗斯选用bC.石油;从沙特阿拉伯到日本选用dD.铁矿;从澳大利亚到上海选用e解析:第(1)题,根据图中运载量、运价、灵活性、速度的对比,可知a为航空,b为公路,c为河运,d为铁路,e为海运。第(2)题,公路运输具有机动灵活的特点,可以及时把货物和乘客送到目的地,实现从“门口到门口”的运输。第(3)题,从沙特运石油到日本、从澳大利亚运铁矿到上海均应采用海运。中国与俄罗斯之间虽有公路相通,但考虑到距离和自然条件,从中国运送轻工业品到俄罗斯宜采用铁路。加拿大是重要的小麦出口国,中国是重要的小麦进口国,A项的流向表述错误。答案:(1)C(2)B(3)D1.交通运输与聚落的形成(1)在交通便利的地方,有利于开展_________,通常会形成比较大的居民点。(2)在河流干流与支流的汇合处,在河流入海处,因有发达的_____条件和频繁的商贸活动,有利于形成比较大的城市。交通运输与聚落商贸活动水运2.交通运输与城镇分布(1)古代,水运地位重要,大城市多在河流沿岸发展起来。沿河设城是我国南方城市布局的一般规律。由于政治、经济和军事的需要,古代政权还注重道路的建设,使一些城市由陆地交通发展起来。如丝绸之路沿线的城市。(2)铁路的修建,带动沿线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促进了一些城市的崛起和繁荣。如石家庄、郑州、株洲、怀化等的兴起,与其____________的区位密切关联。(3)一个地区交通运输条件的变化,会给这个地区城市的布局和发展带来很大影响。如扬州、济宁、聊城等运河沿岸城市的兴衰。铁路枢纽3.交通运输与聚落空间布局(1)古代,我国北方聚落往往在陆路干道附近形成,南方聚落临水分布。随着交通运输方式的改变,铁路和公路的兴建,聚落沿铁路线和公路线发展。(2)我国北方地区,地形平坦开阔,聚落布局多呈______状,形态比较规整,道路呈棋盘状。南方地区,河网密度大,聚落沿河道、铁路或公路分布,布局形态多呈___状。团块带2.交通运输方式及布局的变化对聚落形态的影响2.如图是石家庄市发展图。读图,回答(1)~(2)题。(1)石家庄市得以发展的社会经济原因主要是()①铁路干线枢纽,客货流量大②河北省省会设在石家庄③石家庄市位于军事要道④旅游业不断发展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2)石家庄市原来只不过是正定县的一个小村庄,但正定县城相对于石家庄市来说,发展却极其缓慢,主要的原因是()①京汉铁路的火车站没设在正定县,而是向南迁了十几千米,建在了石家庄②石家庄位于京广线与京沪线的交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