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原理第4章模拟调制第4章模拟调制§4.1调制的概念§4.2线性调制§4.3线性调制系统的抗噪性能§4.4非线性调制(角度调制FM,PM)§4.5各种模拟调制系统的性能比较§4.6复合调制,多级调制,频分复用(FDM)§4.7应用介绍第4章模拟调制一、调制的概念所谓调制,就是用携带消息的原始信号(也称调制信号或基带信号)去控制载波信号某些参数的过程。即按调制信号的变化规律去控制载波某些参数的过程。通常,调制可以分为模拟调制和数字调制两种方式。在通信系统的发送端通常需要有调制过程,而在接收端则需要有调制的反过程——解调过程来恢复信号。调制涉及两个输入信号和一个输出信号。第4章模拟调制两个输入信号为:基带信号(调制信号)m(t):包含信息的原始信号,具有较低的频谱分量,在许多信道中不适宜直接传输。如语音信号为300~3400Hz,图像信号为0~6MHz,数字信号0~RB,由于这种信号具有频率很低的频谱分量,一般不宜直接传输,这就需要把基带信号变换成其频带适合在信道中传输的信号。载波信号(被调制信号)c(t):参数受调制信号控制、用来承载信息的特定信号。一般为高频,频率值由信道决定。一个输出信号为在信道中传输的已调信号sm(t)。第4章模拟调制二、调制的分类1.按照调制信号m(t)分模拟调制:在模拟调制中,调制信号的取值是连续的。数字调制:数字调制中,调制信号的取值为离散的。2.按照载波信号c(t)分正弦调制C(t)=cosωct为连续正弦波。脉冲调制C(t)为脉冲周期信号第4章模拟调制3.结合调制信号不同情况组合出四种,即(1)模拟调制m(t)为模拟信号,AM、DSB、SSB、VSB、FM、PM(2)数字调制m(t)为数字信号,ASK、FSK、PSK等。第4章模拟调制正弦调制脉冲调制(1)模拟调制m(t)为模拟信号,AM、DSB、SSB、VSB、FM、PM(2)数字调制m(t)为数字信号,ASK、FSK、PSK等。脉冲模拟调制:用模拟信号m(t)改变脉冲的幅度(PAM)、宽度(PDM)、相位(PPM)脉冲数字调制:PCM、ΔM、ADPCM等。第4章模拟调制4.按照m(t)对c(t)不同参数的控制分类三类基本情况:幅度调制:正弦载波的幅度随调制信号线性变化的过程,AM、DSB、SSB、VSB、ASK频率调制:FM、FSK相位调制:PM、PSK、DPSK改进:QAM、MSK、GMSK第4章模拟调制三、调制的作用1.进行频谱搬移,把调制信号的频谱搬移到所希望的位置上,从而将调制信号转换成适合于信道传输的已调信号。2.把多个基带信号分别搬移到不同的载频处,以实现信道的多路复用,提高信道利用率。3.通过选择不同的调制方式改善系统传输的可靠性,提高系统抗干扰能力。4.提高无线通信时的天线辐射效率。第4章模拟调制信道频率的使用信道频率的使用*如无线信道中,微波通信频率几G到几十GHz,800兆赫兹CDMA网络,交通通信800MHz集群系统*有线信道中的光纤通信1014Hz,我国电力线通信可用频率40-500kHz。AM中波段535-1601kHz,FM广播频率88-108MHz,学校开通英语广播频率:一校区FM87.2MHz;二校区FM72.5MHz第4章模拟调制2.实现信道多路复用,提高系统传输的有效性。在信道内同时传送多路信号称为复用,各路信号频率范围相同,会重叠,只有通过调制才有可能区分开不同路信号。复用方式分类:•频分复用(FDM)•时分复用(TDM)•码分复用(CDM)•波分复用(WDM)3.通过选择不同的调制方式改善系统传输的可靠性。FM抗噪性能优于AM;2PSK抗噪性能优于2ASK;第4章模拟调制四、每种调制所研究的问题本章属于正弦模拟调制(简称模拟调制),又分成线性调制(幅度调制,共四种AM、DSB、SSB、VSB)和非线性调制(角度调制FM、PM。对于各种调制方式,分析的思路一致,基本从三个方面进行:1)表达式、波形、频谱、带宽、功率分配2)调制和解调方法方框图3)抗噪性能分析(可靠性,S/N,Pe)第4章模拟调制4.1幅度调制(线性调制)的原理也称幅度调制,共四种AM、DSB、SSB、VSB,共同特点调制前后信号频谱只有位置变化,没有形状变化。一、常规调幅(AmplitudeModulation,AM)1.表达式与波形幅度调制信号(已调信号)一般可表示成SAM(t)=[A0+m(t)]cosωct式中,m(t)—基带调制信号,即携带消息的原始信号,均值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