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骆驼坳小学蕾蕾一、说教材二、说教法三、说学法四、说教学过程一、说教材:教材分析:本单元内容是表内除法知识的延伸和扩展,是在表内除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有余数的除法》、《表内除法》两部分内容互相联系。也是今后继续学习除法的基础,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必须切实学好。一、说教材:学情分析:平均分正好分完的情况学生容易理解,因为有余数除法十分抽象,无论是商还是余数学生都较难理解,学生不但要明白平均分要尽最大限度分完,还要求学生知道分后剩余部分所表示的意思,这些都是教学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二、说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分草莓的操作活动,引导学生理解余数及有余数除法的含义,并会用除法算式表示出来,知道余数的名称和写法。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初步观察、比较、抽象、概括以及语言表达能力。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3、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及有余数除法算式的写法。教学难点:把平均分后有剩余的情况抽象为有余数的除法。四、说教法、学法:教法:学法:探究、讨论引导直观、发现多媒体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观察操作讨论比较探究发现五、说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谈话引入,复习旧知。(学生口述)五、说教学过程:(二)摆一摆,比较感知。(1)、摆一摆,回顾除法的意义。有6个草莓,分了3盘,正好分完的情况,通过操作过程、语言表达、写出算式,复习除法含义及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五、说教学过程:(二)摆一摆,比较感知。(2)、摆一摆,解决新问题。有7个草莓,分了3盘,还剩1个草莓的情况,让学生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充分调用学生已有经验,在对比中让学生更好的理解余数及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为继续探究奠定基础。五、说教学过程•(二)摆一摆比较感知•(3)看动画,让学生从直观教学中感知有余数的除法意义以及什么是余数?问题:比较,有什么相同?有什么不同?讲解:算式里的“1”表示剩下的1个草莓,在算式中称为“余数”。五、说教学过程五、说教学过程(4)比一比,初步感知有余数除法的意义6÷2=3(盘)7÷2=3(盘)……1(个)把下面这些每2个摆一盘,摆一摆。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除数商余数(二)摆一摆,比较感知(5)圈一圈,填一填,及时巩固要求:(1)独立完成。(2)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1.17个,2个2个地圈。2.23个,3个3个地圈。圈了()组,剩下()个。圈了()组,剩下()个。17÷2=(组)……(个)23÷3=(组)……(个)五、说教学过程(三)复习巩固练习新知五、说教学过程(6)课堂小结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你对有余数除法有了哪些新的认识?让学生归纳,培养学生梳理概括能力。我来说一说这节课学到了什么五、说板书:有余数的除法摆3盘,正好摆完摆3盘,还剩1个6÷2=3(盘)7÷2=3(盘)……1(个)把一些物体按指定的每几个一份进行平均分或平均分成几份,只要尽最大限度平均分后有剩余就用有余数的除法表示。余数表示尽最大限度平均分后剩余的个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