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痕德育在非主流语文教学环节中的渗透【摘要】课堂是无痕德育实施的主阵地,语文学科人文性的特点,促使语文课堂与无痕德育更是亲密无间。但在时时德育、处处德育的今天,无痕德育同样可以渗透到早读、周测和晚修这样的非主流语文教学环节中。情感使德育方法委婉化,让它在早读吹响无痕德育的号角;师表将德育目的隐藏起来,使其在周测中激出无痕德育的火花;环境让德育效果间接化,在晚修创设出无痕德育的情境。【关键词】无痕德育;非主流;早读;周测;晚修20世纪60年代,国外掀起隐性课程的热潮起,到新课标的逐步开展,无痕德育越来越被教育工作者所倡导和实践。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实施建议》中更是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把它们当作外在的附加任务。应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可见,无痕德育不应只满足于在课堂生根,还应在课堂之外的非主流语文教学环节中发芽,以践行时时德育显无痕,处处德育有真爱的德育新理念。一、早读吹响基于情感的无痕德育的号角早读作为语文日常教学中的第一个阵地,是课堂必不可少的延续和补充,是培养学生养成良好读书习惯的绝佳时间,也是决定学生成绩好坏的关键环节。二手班的特点大致相同:纪律差,学习习惯糟,学习态度懒散……作为中途接班的老师,面对学生薄弱的基础和蚊子般的早读声音,在与学生没有情感基础的情况下,向早读要效率,简直就是天方夜谭。所以,要实现高效早读,就应吹响基于情感的无痕德育的号角。情感基础打好了,并不代表学生的坏习惯瞬间就能扭转过来。早读蚊子叫,男生懒散,不愿开口,导致背书全军覆没。于是我撂下狠话:上课时若还没有一个人能背出来,语文课就取消。看到一直和颜悦色对待他们的我如此生气,学生一个个你看我,我看你,思考着如何打破这个僵局。而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我在说完这句话后也在思考:如果他们还是背不出来,我是不是真不上课了?带着矛盾而复杂的心情走向教室,刚到走廊,我就看到走廊尽头站着一排九班男生,一个个拿着书,大声地读着要背的那篇课文。虽然,有的是装腔作势故意大声读,只为让我听见,但看到这番情景我还是深受感动。因为,他们在用自己的行动道歉,让我看到了我对他们的爱不是白白地付出。此时,书背不背得出来已不重要,重要的是我收获了孩子们的信赖。如果就这样原谅了他们,那么学生就会认为老师太好哄了,以后早读做做样子就行。为了给孩子们一个正确的早读引导,也表达一下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我在课后写了一篇《就这样被你们感动》的文章,文中写到:看着你们一个个真情的眼眸,我知道你们知道自己错了,我感动于你们真诚的道歉,你们是一群勇于认错和担当的少年。听到你们一个个响亮的读书声,我知道你们是爱读书的,我感动于你们的求知欲,你们是一群会学习的少年。写完之后,我专门在课堂上伴着音乐与他们分享了我的感受,让他们真切地知道,原来自己是很棒的,原来读书时如此美妙的。以情促情,让老师和学生的情感共同升华,班级的早读效率稳步上升。情感永远是道德认知的基础,是道德行为的催化剂,是激发道德动机的桥梁,是沟通师生关系的纽带。就如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孩子跟你在情感上是亲近的,他就会信赖你,依靠你,心悦诚服地受你教育”。二、周测激出基于师表的无痕德育的火花周测是毕业班特有的产物,它既是对学生一周学习成果的检测,又能养成学生良好的考试习惯。并且,周测一般是任教老师监考,能够了解每个学生的答题进程和答题情况,以便更好地实施下一阶段的教学。师表即教师的表率作用,它包含教师的自身形象、知识形象和人格形象。孔子所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强调的就是师表对学生的影响。周测和师表相隔千里,与无痕德育八竿子打不着,它们能激出火花?我与科代表的火花就是在周测上激出的。我的科代表是我自己指定的,他是班上的混世魔王,课堂纪律、行为习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