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从圈层作用看地理环境内在规律第三节圈层相互作用案例分析——剖析桂林“山水”的成因※目标预览※1.以桂林“山水”的成因为案例,说明地理环境的形成和演变是圈层间相互作用的结果,理解地理环境的整体性。2.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并联系其他学科知识,分析解决地理问题。3.激发探究地理问题的动机,培养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提高地理审美情趣,增强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课堂生成※【探究1】喀斯特地貌材料一2007年6月27日,第31届世界遗产大会经过审议,同意将云南石林、贵州荔波和重庆武隆“捆绑”申报的“中国南方喀斯特”列为世界自然遗产。“中国南方喀斯特”申遗成功,使中国由1985年加入《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以来的世界遗产项目总数达到34个,这也是中国第6个世界自然遗产。材料二教材P70图3-3-2喀斯特地貌形成过程示意图。1.什么是喀斯特地貌,它是怎样形成的?试写出其反应本质的化学方程式。2.根据材料一说明我国喀斯特为什么主要分布在南方而北方地区分布稀少?反映出喀斯特地貌发育需要哪些基本条件?【规律总结】1.喀斯特作用的影响因素及其强弱喀斯特作用的本质是水对岩石的作用,因此其影响因素主要是岩石和水,作用强弱也与之密切相关。具体表现如下所示:2.喀斯特地貌的类型及成因喀斯特地貌在地表、地下的景观各有洞天,形态和成因不同,具体分析如下表:类型形态成因地面喀斯特地貌石芽→石林→→孤峰→残峰溶蚀溶沟→溶蚀洼地→溶蚀谷地落水洞地下喀斯特地貌溶洞、地下河石钟乳、石笋、石柱淀积【典型例题1】中外联合科考队曾考察过著名的广西乐业大石围天坑,获得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结合相关知识完成1-3题。1.大石围天坑是()A.大的陨星坑B.很深的凹陷盆地C.火山口D.一种岩溶漏斗2.下列几种地形剖面图中,与大石围天坑有相同地质作用的是()3.下列著名风景名胜中,属于这类地貌的是()①长江三峡②台湾日月潭③云南路南石林④广西桂林山水A.①②B.①④C.②④D.③④【探究2】剖析桂林“山水”的成因材料一“桂林山水甲天下”是赞美桂林周围喀斯特山水风光的一句名言。桂林山水是北起兴安,南到阳朔的100多千米的山水风光的代名词,是中国,也是世界罕见的喀斯特地貌区。这里山奇水秀,风光绚丽,人们将其自然景观归结为“四绝”,即簪山、带水、幽洞、奇石。材料二教材P69图3-3-1桂林山水图和P71图3-3-4桂林及周边地区地形图。1.桂林地区的地形,岩石条件如何?2.桂林地区的气候,水文条件如何?3.桂林地区的生物条件如何?【规律总结】桂林地区喀斯特地貌发育显著,是地球四大圈层相互作用的结果,其具体条件分析如下图所示:【典型例题2】桂林山水是北起兴安,南到阳朔的绵延100多千米的山水风光的代名词。据此完成1-2题。1.下列是对桂林山水自然景观描述的是()A.“人在水下走,船在天上行”B.“远看是山,近看成川”C.“青莲出水,碧莲玉笋世界”D.“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2.桂林山水形成的物质基础是()A.花岗岩B.石灰岩C.大理岩D.白云岩※小结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