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古希腊的先哲预习导引学习目标重点难点1.简述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主要生平事迹。2.了解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追求真理的不懈探索精神,认识其对世界思想文化的贡献。1.重点:掌握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主要思想主张和贡献。2.难点:对古希腊哲学家形成客观公正的评价。知识点一古典文化的辉煌时代1.雅典文化繁荣的条件(1)军事胜利:希波战争的胜利使雅典赢得了盟主地位,并为之带来经济上的繁荣。(2)民主政治:伯里克利对雅典民主制度进一步完善,使雅典的民主制度发展到顶峰,为雅典文化的繁荣创造了理想的政治环境。(3)伯罗奔尼撒战争后,希腊城邦被马其顿帝国所统治,但希腊哲学却在这期间达到顶峰。2.雅典文化繁荣的表现(1)雅典成为希腊各城邦的文化中心。(2)希腊哲学达到顶峰,出现了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三大思想家,他们对欧洲思想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知识点二柏拉图与《理想国》1.生平(1)出身于贵族,自幼受到良好教育,青年时师从苏格拉底研究哲学。(2)长达12年游历期间曾到麦加拉、埃及、意大利,后来回雅典创办学园,收徒授课。2.理想国(1)内容(2)实现途径①为统治者提供掌握哲学知识的严格教育。②过集体生活,使权力和财产、家庭分离,从而一心为公。3.影响:其设想的理想国被称为最早的乌托邦,哲学著作成为西方文化的奠基性文献。[疑难辨析]柏拉图与孔子思想的比较知识点三探索求知的亚里士多德1.生平(1)青年时曾在柏拉图学园学习,中年时曾任马其顿王子亚历山大的老师。(2)老年时回雅典讲学,创立“逍遥学派”,后客死他乡。(3)被公认为是历史上最博学的科学天才之一,曾完成百科全书式的著述。2.哲学观(1)认为求知是人的本性、“我爱我师,我更爱真理”,敢于挑战权威。(2)从分析自然入手,认为理性是人的本质,提出“人是有理性的动物”。(3)认为善就是万物能够实现自己的本质。3.政治观(1)认为“人在本性上是城邦的动物”,但把奴隶和妇女排除在公民之外。(2)政体上倾向于民主制,主张由中产阶级执政。4.影响(1)其哲学思想成为中世纪天主教神学的重要理论来源。(2)其自然观在中世纪乃至近代都备受推崇。(3)对正义与民主的讨论仍然是当代社会的一个重要话题。[深化拓展]亚里士多德与柏拉图的恩怨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伟大的思想家,古希腊文化的集大成者。亚里士多德的哲学认识是从批判柏拉图的理念论开始的:他认为自然界是客观的、真实的存在,人们的认识来自对客观世界的感觉,没有感觉就没有认知,他也批评老师对理想国家的设想,认为这种设想不符合社会实际。主题亚里士多德、柏拉图与孔子的比较【史料探究】史料一当初我对于政治,雄心勃勃,但一再考虑,看到政局混乱,我彷徨四顾,莫知所措。我反复思之,唯有大声疾呼,推崇真正的哲学,使哲学家获得政权,成为政治家,或者政治家奇迹般地成为哲学家,否则人类灾祸总是无法避免的。——[古希腊]柏拉图:《书札》史料二当人达到他最高的发展程度时,他是一切动物中最好的;同样,当人违背法律与正义时,他就是最坏的动物了。——[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思考(1)据史料一、二,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分别提出了怎样的政治主张?(2)结合所学,分析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上述主张的社会背景是什么?答案(1)主张:两个哲学家面对雅典城邦的现实,分别提出了自己解决困境的设想。柏拉图提出了让哲学家成为政治家或统治者,而亚里士多德则提出了人应当追求公平与法制,实际上提出了法治学说,体现了他建立民主政治的主张。(2)背景:①雅典城邦经济繁荣,民主制发展到顶峰。②伯里克利时代后,雅典民主制走向衰落,面临一系列危机。③雅典哲学高度发展。【史论归纳】1.亚里士多德与柏拉图教学方式的比较(1)柏拉图采用对话形式进行教学,随心所欲,不拘一格,学生也很随意,这种轻松的学术氛围有助于对各种问题的自由讨论,启迪学生的思维。(2)亚里士多德喜欢在学园的林荫小道上边散步边讲学,这种方式轻松洒脱,师生在身心愉悦轻松中进行教与学,效果极佳。(3)二人的教学方式都不拘泥于固定课堂模式、气氛轻松活泼,师生身心放松,有助于思维启迪和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这对我们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