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形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一、考点突破1.理解地形条件对交通线路密度、布局、形态、走向的影响。2.了解影响交通线路的综合因素,学会进行地理调查。二、重难点提示重点:1.地形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2.影响交通的因素。难点:1.通过对案例进行剖析,理解地形对交通线路的影响。2.培养对地理图表和地理数据的阅读、分析技能。一、影响交通线路分布的主要因素交通线路的分布受沿线的自然、经济、社会、交通、科技、生态等因素的综合影响。在这些因素中,社会经济因素是其决定因素,但自然因素也是影响交通线路分布的重要因素。在自然条件中地形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尤为深刻。【重要提示】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掌握了先进技术,能够在崇山峻岭中和大江大河上修建现代化的交通线路。这说明,地形条件对交通线路的影响在减弱,而科技因素对交通线路的影响在增强。二、我国地形地势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而交通线路密度也表现出西疏东密的特点。我国三级阶梯上的交通线路密度也存在较大差异。比较方面第一级阶梯第二级阶梯第三级阶梯海拔4000m以上1000m~2000m500m以下范围青藏高原青藏高原以东至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以东主要地形高原高原、盆地平原、丘陵经济发展水平低,发展慢水平较低,发展较慢水平高,发展快人口、城市分布稀疏较密密集交通线路密度小较大最大【误区点拨】地形和地势从概念上看,地势是地表起伏的趋势,地形是地球表面的形态;从关系上看,地形包括地势,在描述地形特征时往往要涉及地势、海拔、地形类型三个方面。三、地形对交通线路布局和形态的影响(1)地形对线路走向、线网密度的影响影响平原、缓丘山地线路走向弯曲程度低,总长度小弯曲程度高,总长度大线网密度大小(2)地形对交通线路的布局和形态的影响地形交通线路原因选线原则布局形态平原地区稠密网状地形对交通建设限制较少选择有利地形,避开不利地段,尽可能降低工程造价,减少对生态环境破坏山区稀疏呈“之”字形地形起伏大,交通建设限制因素较多【随堂练习】1.我国西南地区自然条件比较复杂,交通建设明显落后的主要原因是()A.气候条件恶劣B.人口稀少,经济落后C.资源贫乏,位置偏僻D.地形地质条件复杂2.在以下不同的地形单元区中,修建同样技术标准的公路,线路的弯曲程度和实际里程最大的是()A.内蒙古高原B.东北平原C.云贵高原D.华北平原答案:1.D2.C思路分析:第1题,我国西南地区地形以山地、高原为主,发展交通的最大自然障碍是地形地质条件复杂。第2题,在所列的四个地形单元之中,云贵高原是地势最高、地形最崎岖的地区,地形对公路建设的限制也很大。例题1(江苏高考)2012年4月28日正式通车的四川雅安—西昌高速公路,穿越了龙门山构造带及安宁河断裂带,沿线多高山、断崖、陡坡、溶洞、深谷。雅西高速公路全长约240千米,其中特大桥23座,大桥168座,隧道25条,桥隧长度占全线总长的55%。下图是雅西高速公路汉源流沙河大桥景观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1)雅西高速公路桥隧密布的主要原因有()①多断崖、深谷②多石灰岩溶洞③多高山、陡坡④多角峰、U形谷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2)大量桥隧对保障雅西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的意义主要有()①减轻冻土的危害②减轻冰川的危害③减轻山崩滑坡的危害④减轻暴雨泥石流的危害A.①③B.②③C.①②D.③④思路分析:第(1)题,从所给的材料“四川雅安—西昌高速公路,穿越了龙门山构造带及安宁河断裂带,沿线多高山、断崖、陡坡、溶洞、深谷”中可知答案为C。第(2)题,这条公路不会经过冻土和冰川集中的区域,故选项中不能含有①②,故选择D。答案:(1)C(2)D例题2(全国卷)到2010年底,我国投入运营的高速铁路约7500千米,下图显示我国某段高速铁路景观。据此完成(1)~(3)题。(1)为了保持列车高速运行,高速铁路选线时首要考虑的自然因素是()A.地形B.地质C.气候D.水文(2)在平原地区,修建高速铁路时多采用高架的方式。主要是为了()A.减少噪音扰民B.较少占用耕地C.缩短运营里程D.保护野生动物(3)我国高速铁路网建成后,下列区段中,民航客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