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灵宝市第三高级中学高二历史学案:《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新人教版必修4)二、学习任务1.总结邓小平的生平。2.列举邓小平事迹并进行评价。3.评价邓小平。三、自主检测1.18岁的邓小平加入“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当时被称为“油印博士”是指A.邓小平发表文章多而出名B.邓小平主要负责油印工作C.邓小平工作态度认真负责D.邓小平油印技术高超2.1975年邓小平的全面整顿和1978年主持的关于真理标准大讨论的实质是A.破除“两个凡是”B.批判“四人帮”C.纠正文革的“左倾”错误D.“批林批孔”3.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是一次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这里的“解放”是A.纠正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方针B认识到经济建设是全党工作的中心C.使全党认识到文化大革命是错误的D.打破了长期以来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的束缚4.20世纪80年代前期,邓小平在一次谈话中说,“建国以来,人家封锁我们,在一定程度上还是闭关自守,这给我们带来了困难。三十几年的经验是,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的,发展不起来”。上述材料反映的实质是A.必须坚持长期实行对外开放政策B.由于人家封锁,给中国带来困难C.建国后,曾长期实行“闭关自守”D.关起门来搞建设是发展不起来的5.邓小平在1984年提出:“统一后,台湾仍搞它的资本主义,大陆搞社会主义,但是一个统一的中国。”上述观点表明A.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B.解决台湾问题前提是一个中国C.一国两制只适用于台湾D.反对美国插手中国内政6.邓小平提出的“一国两制”构想的总体目标是为了A.解决香港回归问题B.解决澳门回归问题C.用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D.实现祖国统一大业问题7、“一国两制”构想之所以获得成功,主要在于A.始终坚持社会主义的方向B.遵循了实事求是的原则C.始终奉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D.体现民族平等的精神8.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与“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相比较,其不同点是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B.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C.实践经验的总结D.立足于中国国情9.邓小平强调对外开放的必要性,大力推进经济特区的设立,集中反映了A.社会主义的本质是发展和解放生产力B.中国必须依赖资本主义才能更好的发展生产力C.为了发展生产力,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已经没有本质差别D.设立经济特区是我国目前发展经济的最有效方法10.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邓小平多次强调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最主要原因是A.是社会主义建设正反实践经验的总结B.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富国之路,强国之策C.四项基本原则是邓小平理论的核心思想D.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是国际形势变化的必然要求11.邓小平理论和毛泽东思想①都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产物②反映了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特点③都对中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有重大的指导作用④它们之间有继承和发展的关系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④12.1985年邓小平说“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其本质含义是A.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B.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C.改变陈旧落后的思想观念D.改革不适应经济发展的管理体制13、下面对邓小平三起三落的政治生涯反映的本质是A.邓小平是一个传奇式的政治人物B.政治斗争比任何斗争要更残酷C.党中央“左倾”错误思想对国家民主政治建设的重大破坏D.党内阶级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和尖锐性14、材料一: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之间不存在根本矛盾,问题是用什么方法才能更有力地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不存在根本矛盾》(1985年10月)材料二:为什么一谈市场就说是资本主义,只有计划才是社会主义呢?计划和市场都是方法。只要对发展生产力有好处,就可以利用,它为社会主义服务,就是社会主义;为资本主义服务,就是资本主义的。——《计划和市场都是发展生产力的方法》(1987年2月)材料三: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与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达到共同富裕。——1992年初南巡讲话(1)根据材料归纳邓小平的主要思想观点?(2)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