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第1课发达的古代农业一、学习要求: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二、知识梳理起源:最早可追溯到距今。原始农业农作物: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培植和的国家。耕作方法:原始农业的主要耕作方法是。农业工具:出现青铜农具,但仍以木质的和、为主。商周时期耕作技术:人们掌握的技术有、、、。农作物种类:、、、、、、。人们生活:从开始走向。1、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开始使用和并逐渐推广。铁犁牛耕(生产工具)2、赵过推广,后来又出现,使铁犁可以。使用耦犁的牛耕方法,到时已推广到。以后,铁犁牛耕成为我国传统农业的。3、时期,江东地区出现。这种犁安装了。至此,我国犁耕已相当。1、耕作方法:春秋战国时期,当时世界上先进的耕作方法已经使用。时,赵过推行。耕作技术2、耕作技术:时期北方旱地的技术形成,南方水田采用技术。3、耕作制度:两汉的耕作制度以为主。朝以后,随后我国经济重心逐渐转移到。江南逐渐形成了稳定的稻麦轮作的,有些地方形成了,极大地提高了。1、水利工程:著名的水利工程有时期的、的、和。发达的古代农业早期农业生产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农业灌溉2、灌溉工具:时经改制的用于灌溉;时创制了;出现利用水力的;出现。形成条件:1、生产力的提高,即技术的出现和普及。2、的确立。含义:小农经济是指以为单位,生产主要是为了满足自家的和。这种的自然经济,是中国传统社会生产的。特点:1、以一家一户为单位(以家庭为生产生活的基本单位)2、男耕女织(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3、自给自足4、精耕细作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土地制度的演变原始社会:所有。封建社会:制原因:1、的发展;2、周室衰微,频繁,关系进一步发展;3、各国税制改革的推动(公元前594年,鲁国)奴隶社会(夏商周):制1、一切土地属于;(实质:即属于所有)2、国王把土地层层分封,受封者不得,并要向国王交纳贡赋;3、和被强制在奴隶主贵族的封地上耕作,劳动所得归所有。确立形成于春秋时期确立于战国时期:秦国的,废除,以法律形式确立了。弊端土地兼并危害:造成社会的,社会动荡不安。抑制措施:1、北魏至唐朝前期,政府实行,规定官民占有土地的,限制;2、明朝政府丈量全国土地,按照和的多寡收取赋税。作用:起到的作用,但不能真正阻止。土地制度的演变1、农民拥有一定的,具有。发展的有利条件2、农民努力提高3、政府的。不利因素:①封建地主阶级的沉重剥削下②沉重的③三、巩固练习材料一徐州古丰县,有村曰朱陈。去县百余里,桑麻青氛氲。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县远官事少,山深人俗淳。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生为村之民,死为村之尘。──白居易《朱陈村》材料二春耕夏耘,秋获冬藏,伐薪樵,治官府,给徭役。春不得避风尘,夏不得避暑热,秋不得避阴雨,冬不得避寒冻。四时之间,亡日休息,又私自送往迎来,吊死问疾,养孤长幼在其中。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赋,赋敛不时,朝令而暮改。有者半贾而卖,亡者取倍称之息。于是有卖田宅,鬻子女以偿债者。──晁错《论贵粟疏》(1)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说明我国古代农业经济有何特点?1分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生产的基本模式。(2)根据材料一说明小农经济的经营方式有何特点?3分以家庭为生产单位,男耕女织是主要的形态,生产的目的是为了满足自身需要和交纳赋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