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5分钟小练习一、选择题1.有关环境承载力的叙述,正确的是()。A.环境承载力是指一个地区理想的人口规模B.不同时期,人们估计的环境承载力差别不大C.制约环境承载力的首要因素是科技发展水平D.淡水资源对环境承载力的影响越来越重要解析本题主要是考查人口的合理容量与环境承载力的区别。A选项指的是人口合理容量。全球水资源中只有2%的淡水资源,而其中98%的淡水资源难以利用,随着人口增加,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将会淡水不足,故淡水资源已成为越来越多地区决定环境承载力的决定性因素。答案D2.根据广州有关规划,到年末,全市常住人口应控制在1500万以内。应该说,这“1500万”是让广州人“活得舒服”的指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让广州人“活得舒服”的指标是环境人口容量B.该指标与对外开放程度呈正相关C.该指标与资源数量、科技发展水平呈负相关D.该指标与人口文化和生活消费水平呈正相关解析“1500万”是让广州人“活得舒服”的指标,即人口合理容量,它与资源数量、科技发展水平及对外开放程度呈正相关,与人口的文化和生活消费水平呈负相关。答案B3.下列关于人口合理容量的叙述,正确的是()。①人口合理容量是一个国家或地区适宜的人口数量②是一个警戒值③具有相对性④其数值主要受土地资源的限制,变化不会太大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解析本题考查人口合理容量的概念。人口的合理容量是指按照健康合理的生活方式,有舒适的生活环境,并满足物质和文化生活等方面的需求,同时又不妨碍后代生活质量的前提下,一个国家或地区适宜的人口数量。它随着社会的发展在不断变化,具有相对性。答案A读我国环境与人口信息表,完成4~5题。我国环境与人口信息最多能供养的人口数量①约16亿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温饱型消费水平②10亿内小康型消费水平③8~9亿人富裕型消费水平④7亿内4.表中代表我国环境承载力的数据是()。A.①B.②C.③D.④5.表中②③④数据值的差异,说明人口合理容量()。A.只受人口消费水平影响B.与人口消费水平呈正相关C.与人口消费水平呈负相关D.与人口消费水平无关解析环境承载力是在一定的自然资源和经济社会条件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所能持续供养的最大人口数量。其影响因素有资源、科技水平、地区开放程度以及人口的生活与文化消费水平等,其中人口合理容量与消费水平呈负相关。答案4.A5.C二、综合题6.新华网年2月24日报道据全国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透露,目前,中国耕地面积约为18.26亿亩,离18亿亩耕地红线一步之遥,比1997年的19.49亿亩减少了1.23亿亩,保护耕地的压力不断增大。结合表1、表2及有关材料,完成下列问题。表1未来某地区环境承载力的最低消费量耕地森林面积淡水(平均)0.1hm20.1hm22000m3表2某地区现有资源总量人口面积耕地森林面积年径流总量(有效)6200万22万km28万km27.5万km25105亿m3材料根据该地区人口发展趋势,预计20年后该地区人口将达到9000万的人口高峰期。同时因建设用地和退耕还湖而使现有耕地面积减少8000平方千米,新造林面积1万平方千米。(1)该地区现有人均资源占有量分别是耕地________,森林面积________,淡水________。(2)未来该地区环境承载力最大的限制因素是________,解决这一问题的途径有哪些?(3)未来该地区环境承载力最小的限制因素是________,利用这种资源应注意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第(1)题,可通过计算得出。第(2)(3)题则应在第(1)题的基础上回答,结合人口增长可知,未来该地区环境承载力最大的限制因素是耕地;而水资源则相对宽松,但也应注意对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答案(1)0.0013平方千米/人0.0012平方千米/人8234立方米/人(2)耕地①在城市工程和交通建设中应尽量节约用地,少占耕地;②积极开发宜农荒地;③加大农业科技投入,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单位面积产量;④加大开放程度,互通有无,以满足人们生产、生活的需要。(3)淡水节约用水,防治水污染,建设水利设施,调节水资源的时空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