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城市化(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考查知识点及角度难度及题号基础中档稍难城市化的概念1、416城市化的进程和特点2、3、12、135、6、7、8、9、1617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11、151410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1.下图表示某区域四个不同时期三次产业的就业构成情况。图示四个阶段中,城市化水平最高的是()。A.①B.②C.③D.④解析城市化伴随着产业结构的变化,产业结构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变。图示四个阶段中,①阶段产业结构以第二、三产业为主,第一产业比重最低,说明城市化水平最高。答案A下图是我国城市化发展阶段示意图,回答2~3题。2.目前,我国城市化进程正处于()。①大城市化②郊区城市化③逆城市化④再城市化A.①④B.②③C.①②D.③④3.阶段Ⅱ中,城市中心人口密度下降的主要原因有()。①交通通达性差②地价昂贵③污染严重④远离商业中心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解析由图示可以看出,我国郊区人口密度不断增大,说明郊区城市化不断发展。阶段Ⅱ中,随城市化的不断发展,城市中心出现地价高、污染严重等城市化问题,使一些城市人口向郊区迁移。答案2.C3.B4.下表为年联合国城市研究机构发布的关于日本、沙特阿拉伯、泰国、英国等四国的城市化水平表。甲、乙、丙、丁依次代表的国家是()。国家甲乙丙丁城市化水平(%)90836632A.日本、英国、泰国、沙特阿拉伯B.日本、英国、沙特阿拉伯、泰国C.英国、沙特阿拉伯、日本、泰国D.英国、日本、沙特阿拉伯、泰国解析四个国家中英国作为工业化最早、处在后工业化的国家,城市化水平最高;泰国是发展中国家、处在工业化起始阶段,城市化水平最低;沙特阿拉伯城市化水平高于日本,是因为沙特阿拉伯位于西亚,主要是热带沙漠气候,自然环境恶劣,人口主要集中分布在城市。答案C下图中箭头①②③④分别表示资金、技术、工业、人口流动方向。据此回答5~6题。5.该图所示的含义是()。A.大城市小型化B.郊区城市化C.集中城市职能D.城市乡镇化6.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是()。A.大城市中心区环境恶化,地价上涨B.市区失业人口增多C.郊区比市中心经济更发达D.高速公路、地铁等交通工具的出现解析图中显示资金、技术、工业、人口由城区向外围迁移,所以可能是郊区城市化。郊区城市化的成因是因城市快速发展,城市问题日益严重,迫使部分人口及工业等向城外迁移。答案5.B6.A读“年我国东部沿海某市各圈层间人口净迁移模式图”,完成7~8题。7.可知该市()。A.中心区和近郊区为人口净迁出区B.城区边缘区和远郊区为人口净迁入区C.城区边缘区人口净迁出量最大D.近郊区人口净迁入量最大8.可推测该市()。A.处于城市化初级阶段B.出现郊区城市化现象C.城市“空心化”现象明显D.城市人口规模逐渐减小解析第7题,读图观察图中箭头及数据,估算出净迁入或迁出的数量即可解答。第8题,该市人口的主要流向是由市中心迁往城市边缘区和近郊区,说明其出现了郊区城市化现象。答案7.D8.B下面图甲为“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变化图”,图乙为“劳动力在各行业中的百分比图”完成9~10题。9.在图甲中,字母E→F反映的是()。A.城镇化进程进入加速阶段B.城镇化进程进入衰退阶段C.出现逆城市化现象D.城乡差距扩大10.图乙中,a、b表示不同城市化阶段的就业比重状况,其中b最可能处在图甲中的()。A.D时段B.B时段C.E时段D.F时段解析第9题,由图甲可知,E→F阶段,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下降,即逆城市化阶段。逆城市化是乡村基础设施完善,城乡差距缩小,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结果,城市化进一步发展的体现。第10题,图乙中b阶段农业就业比重高达58%左右,而农村人口也有在工业、服务业中就业的劳动力。故该阶段城市人口比重应低于40%,最有可能处在图甲中B时段。答案9.C10.B11.1996年~年,我国城镇人口数量年均增长4.46%,城镇建成区面积年均增长5.23%,年人均建设用地面积是发达国家的1.58倍。由此可推断该阶段我国()。A.城镇建成区城镇人口密度升高B.城镇化水平已经超过发达国家C.城镇土地集约利用水平高于发达国家D.城镇人口增长速度滞后于城镇空间扩张速度解析由题干中的数据可以看出,该时间段我国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