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产业活动与地理环境第一节农业生产与地理环境(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考查知识点及角度难度及题号基础中档稍难农业区位因素1、62、316农业地域类型9、10、117、8、1217农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影响4、13、1514农作物分布5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1“”“”.年春季,我国农产品市场上继蒜你狠、姜你军之后,又出“”现了向前葱现象,这对当季农业生产的直接影响是()。A.大蒜、绿豆等农作物的种植面积扩大B.促进农业种植技术水平的快速提升C.快速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D.促进产业结构合理调整解析题中所提的现象是指大蒜、绿豆等农产品价格的非正常上涨,这种现象会直接刺激农民扩大这类农产品的种植面积,但不会提高农业种植技术水平和机械化水平,因为这是一种非正常现象,因此,也不会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答案A2.下图中能正确反映我国城郊农业变化趋势的是()。解析市场需求会使城郊粮食产量下降,蔬菜产量上升。答案B阅读下面四幅图,回答3~4题。3.四幅图中在发展农业生产时分别改造的区位因素是()。A.温度、地形、水源、土壤B.光照、土壤、地形、水源C.温度、土壤、地形、水源D.通风、地形、水源、土壤4.新疆采取坎儿井这种引水方式是为了()。A.创造旅游景观B.减少水分蒸发C.防止水污染D.节省建设成本解析第3题,①是玻璃温室,它改造了温度条件;②等高线图表示梯田,它改造了地形条件;③是新疆的坎儿井,它是一种地下灌渠,改造了水源条件;④是华北平原的机井,它通过井排井灌的方式,改造了当地的土壤条件。第4题,新疆的坎儿井采取地下引水的方式,这是因为新疆降水稀少,并且蒸发量大,坎儿井可减少水分蒸发。答案3.A4.B读我国某农作物比较优势指数示意图,回答5~6题。5.该作物最可能是()。A.棉花B.玉米C.水稻D.甘蔗6.甲省区发展该农作物生产的限制性因素是()。A.热量B.水分C.劳动力D.地形解析第5题,该作物在南方地区比较优势指数特别低,说明不适合在南方种植,可排除甘蔗和水稻;吉林、辽宁的光热条件不适宜种植棉花,而该作物在这两省的比较优势指数最高,因而可排除棉花。第6题,甲省区位于青藏高原,海拔高,热量不足。答案5.B6.A读几个地区农业基本情况比较表,完成7~8题。地区种植业比重畜牧业比重商品率投入劳动力数量①86%14%20%多②45%55%90%少③8%92%89%少7.①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可能是()。A.水稻种植业B.混合农业C.商品谷物农业D.种植园农业8.与②地区农业相似的地区是()。A.刚果盆地B.四川盆地C.大自流盆地D—.墨累达令盆地解析从农业部门结构上看出:①②③地农业地域类型分别是种植业、混合农业和畜—牧业。澳大利亚的墨累达令盆地种植小麦和牧羊各占一定的比重,属于混合农业。答案7.A8.D“”下图为某农业生产活动场景图。读图完成9~10题。9.以图示农业生产活动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是()。A.乳畜业B.大牧场放牧业C.商品谷物农业D.水稻种植业10.该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是()。A.生产规模大B.产品商品率高C.单位面积产量高D.机械化水平高解析读图可知,图中农业地域类型是水稻种植业。水稻种植业以小农经营为主,生产规模小;单产高,但商品率低;机械化水平低。答案9.D10.C读下图,回答11~12题。11.图示农场的农业地域类型为()。A.大牧场放牧业B.商品谷物农业C.混合农业D.乳畜业12.下列是某同学参观完该农场后的感受,你认为可能的是()。A.该农业地域生产规模大,水利工程量大B.该农业是生态农业的最好典范C.该农业地域类型以家庭经营为主,商品率低D.该农业地域类型在我国北方较常见解析第1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农场既发展种植业又发展畜牧业,属于典型的混合农业。第12题,季风水田农业的水利工程量大,混合农业商品率高、规模大。我国北方地区虽然也发展畜牧业和种植业,但因为规模小,大多数商品率低,不属于混合农业。答案11.C12.B近年来,我国科学工作者成功地将杀虫蛋白基导入棉花细胞中,得到棉花新品种,对棉铃虫的毒杀效果高达80%以上。据此回答13~14题。13.转基因抗虫棉在环境保护上的作用是()。A.减少农药对环境的污染B.会导致生态环境的破坏C.棉花单位面积产量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