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缓和与对抗的交替基础达标1.尼克松调整美国对外战略的实质目的在于()。A.改变美国全球的霸主地位B.维护美国的海外利益和国际地位C.阻止苏联的全球战略攻势D.稳定资本主义,打击共产主义解析一个国家的对外政策,首先要符合这个国家的国家利益。美国虽然在20世纪70年代将其对外政策作出了重大调整,但这仍是为了最大限度地维护美国的既得利益。因此,B选项是正确的选项。答案B2.促使尼克松调整美国全球战略的因素有()。①国内经济增长缓慢②侵越战争遭受严重挫折③军事实力被苏联赶上④发生古巴导弹危机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③④解析20世纪70年代,尼克松调整美国对外战略,而古巴导弹危机发生于60年代初,所以,凡是带④的选项都是错误的。答案B3.尼克松主义是美国战后对外战略的一次重大调整,其基本倾向是收缩美国的海外态势,他收缩的重点是()。A.美洲B.欧洲C.亚洲D.非洲解析为了实现收缩,尼克松在亚洲采取了两大步骤:一是1973年签署《关于结束越南战争,恢复和平的协定》,从越南南方撤走侵越美军;二是开始同中国实现关系正常化。这充分表明,美国收缩的重点在亚洲。答案C4.1987“”年,美苏两国领导人签署了中导条约,该条约()。A.是自核武器出现以来达成的第一个销毁部分核军备的协议B.首次把美苏已形成的核均势以国际法律文书的形式确立下来C.标志着世界大国已就销毁全部核武器达成了最终协议D.平息了美苏之间日益激烈的军备竞赛答案A5.美苏争霸带来了一系列严重的影响,但不包括()。A.曾对人类安全造成巨大威胁B.导致了苏联经济的严重畸形发展C.促进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D.产生了影响深远的冷战思维解析美苏争霸阻碍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社会制度的对立人为地给经济交流与发展造成了对立。答案C6.“”以美、苏冷战为主要特征的两极格局最终瓦解的标志是()。A.东欧国家发生剧变B.德国实现国家统一C.苏共中央自行解散D.苏联正式宣告解体答案D7.右图反映的历史事件对当时的德国人意味着()。A.欧洲将从此出现和平局面B.德意志民族即将再度统一C.东西德经济差距将迅速缩小D.影响德国分裂的苏联即将解体“”解析柏林墙是美、苏冷战背景下德国分裂的重要标志,其拆毁意味着德国即将实现国家统一,故B项符合题意。答案B8.苏联解体的直接和主要原因是()。A.军事力量的削弱B.“”西方的和平演变战略C.苏共党内斗争的尖锐化D.戈尔巴乔夫背离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和方向的政治体制改革解析苏联动荡乃至解体的直接诱因是因为戈尔巴乔夫的改革背离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导致人们思想的混乱,削弱了共产党的领导地位。答案D9.“”与尼克松主义相比,里根对苏政策发生的新变化是()。A.放弃争夺世界霸权B.主张实行缓和政策C.多种手段遏制苏联D.力求维持既得成果“解析尼克松”主义以战略收缩为特征,里根的新遏制政策试图通过各种手段遏制苏联,故C项符合题意。答案C能力提升10.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世界已分裂为两大对立的阵营)一个是帝国主义反民主的阵营,它的基本目的是建立美帝国主义的世界霸权和摧毁民主;另一个是社会主义民主阵营,它的基本目的是摧毁帝国主义、巩固民主和铲除法西斯残余势力。——1947年9月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成立大会上通过的《关于国际形势的宣言》材料二赫鲁晓夫调整了苏联对外战略。1956年2月,赫鲁晓夫在苏共二十大总结报“”告中提出和平共处是社会主义国家外交政策的总路线。他还把苏联的对外政策概括“”为和平共处、和平竞赛、和平过渡的三和路线。他声称,苏美都是世界上最强大国……家。赫鲁晓夫改变了苏联同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进行全面对抗的外交方针——王斯德主编《世界当代史》“材料三布什说:我们能结束一个相互为敌的漫长时代,写下我们两国历史上的一个新的篇章,”建立一个新的伙伴关系和一种牢固的和平。戈“”尔巴乔夫说:在友好关系的新大厦上又加高了一层。“”“苏联《共青团真理报》认为:白宫的主人今天头戴胜利者的光环骑在马上,克里姆”林宫的主人头戴的却是殉难者的光环。——对1991年7月布什与戈尔巴乔夫的最后一次会晤的评价请回答:(1)综合以上三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