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地球仪和地图笔记:1、纬线和纬度(1)纬线:纬线都是圆,也称纬线圈,长度不等。赤道最长,由赤道向两极逐渐缩短,最后成一点。纬线指示东西方向。(2)纬度:赤道是零度纬线。赤道以北的纬度,叫北纬,用“N”作代号;以南的纬度叫南纬,用“S”作代号。(3)北纬、南纬各有900。低纬度中纬度高纬度00~300300~600600~900(4)南北半球的划分:赤道以北为北半球;赤道以南为南半球。2、经线和经度:(1)经线:也叫子午线。经线是半圆,所有经线长度相等。经线指示南北方向。(2)经度:零度经线叫做本初子午线。(以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原址为准)从本初子午线向东、向西各分作1800,以东的1800属于东经,用“E”作代号;以西的1800属于西经,用“W”作代号。(3)东西1800经线合为一条经线。(4)东、西半球的划分:用200W和1600E的经线圈,将地球分为东、西两个半球。(注:东半球不全是东经度。)3、地图的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①比例尺:表示实地距离在地图上的缩小程度。即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1/M【1】比例尺的大小与地图的详略:在同样图幅上:1/M比值越大则比例尺越大,地图上所表示的实际范围越小,但表示的内容越详细,精确度越高;1/M比值越小则比例尺越小,则表示的范围越大,内容越简单,精确度越低。【2】地图比例尺的表现形式:文字式比例尺:它是直接用文字来说明地图上与实地长度的比例关系。如:“1厘米代表10千米”。数字式比例尺:是用分数形式表示,其分子为图上距离,分母为实地距离,分子、分母要同一长度单位,且分子为1。如:“1:5000”。线段式比例尺:如:020km②方向:【1】经纬网定向法:经线指示南北、纬线指示东西。【2】指向标定向法:指向标指示北方。【3】一般地图定向法:遵循“上北下南,左西右东”。③图例和注记:图上常见的图例有:公路、铁路、学校、河流国界等等。例题:1、划分南北半球的纬线是赤道;划分东西半球的经线是200W、1600E。2、地球仪是地球的模型,地轴是从地球内部穿过地心的固定轴线,与地轴垂直的最大的圈是赤道。3、读下图:A地在东经10度,北纬30度,东半球和北半球。B地在东经40度,北纬50度,东半球和北半球。C地在西经150度,南纬30度,西半球和南半球。D地在西经160度,南纬60度,西半球和南半球。10020030040050017001600150014001300600200B500C300400400A300500200D6004、世界的陆地主要分布在(C)A、东半球南半球B、西半球北半球C、北半球东半球D、南半球西半球5、本初子午线是(B)A、东西两半球的分界线B、东经与西经分界线C、计算纬度的起始线D、欧亚两洲的分界线6、下列各点既位于西半球又位于南半球的是(D)A、190W600SB、00260NC、250W300ND、1400W350S7、在地球仪上,经度30,纬度0的地方一共有(B)A、一个B、两个C、三个D、四个8、在比例尺为1:50000的地图上量得甲乙两地直线距离是4厘米,两地实际距离是(A)A、2千米B、0.2千米C、20千米D、4千米9、下列比例尺中,最小的是(D)A、1:5000B、1:40000C、图上1厘米代表实际2千米D、1:30000010、同样大图幅的世界政区图、中国政区图、浙江政区图,按比例尺大小划分,属于小比例尺图的是世界政区图,大比例尺图的是浙江政区图,所包含信息最丰富的是浙江政区图。11、读图回答下列问题:就东西半球而言,C点位于,就南北半球而言,D点位于。从低、中、高纬度来看,C点位于,D点位于。C点在D点的的方向,D点在C点的的方向。12、下图是某农村社区平面图。该图省略了一般地图应该具备的三个“基本语言”中的图例,表示方向的方法是“指向标定向法”,与一般地图普遍采用的“一般地图定向法”有所不同;图中铁路线D是东北——西南走向,村庄B在A的东南方向。该图的比例尺采用了数字式表示,如果村庄B离池塘C的图上直线距离是1.5厘米,根据图示比例尺计算,它们的实地距离应该是1500米。地球仪练习表纬度带范围低纬中纬高纬活动内容纬线经线它们的形状是圆圈还是半圆?经线、纬线的长短是否是一样的?若不一样哪条最长?纬线之间是相互平行还是相交?经线之间是相互平行还是相交?纬线能指示东、西方向还是南、北方向?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