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界碑课型新课教学课时1课时学习目标1、了解小说的三要素,学会用简洁的语言概况故事情节。2、理解环境描写对人物形象的烘托作用,理解重要语句在文中的含义。3、感悟平凡人物的不平凡心灵,培养责任感和奉献意识。重难点重点:理解环境描写对人物形象的烘托作用。难点::理解重要语句在文中的含义。教学过程课前延伸1、查找中国地形版图及界碑图,认识中国幅员辽阔。2、小小说的特点。情景创设界碑,在交界的地方树立的碑,用作分界的标志。本文以“界碑”为题描写了一个平凡的军人守卫边界、保卫祖国的故事互动展示一、自读课文,整体感知选用你喜欢的方式读一遍课文,完成下面内容。人物:一个边防站长情节:界碑巡查环境:雪域高原用一句话概括故事内容:二、精读课文,用下面句式说话我读到这一句(或几句)从人物的描写中看到了一个边防站站长。我读到这一句(或几句)看到了一个的画面,感受到了环境的。1、教师按以上句式先作一例后学生再进行圈点批注。2、学生在回答后,师指导朗读,并安排学生齐读。三、合作探究,解决问题1、文章刻画边防站站长这一形象,运用了哪些描写手法?从中可以看出边防站站长1是一个怎样的人?2、文中大量的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3、“界碑”一语双关,你觉得它有怎样的意思呢?4、题记理解:“这是一个听来的故事,但愿它不是真实的。”作者为什么说但愿它不是真实的呢?四、创设情境,探究文本一位记者听说了这位边防站长的故事,去采访他,他们之间会有哪些谈话呢?模拟采访:如果你是这名深受感动的记者,你会拟定哪些问题采访?依据文本,如果你是那位可歌可泣的边防站长,你又会如何回答?学生讨论后安排一次现场采访。采访结束后,作为记者的你最想对边防站长说些什么?检测反馈题记理解:这是一个听来的故事,但愿它不是真实的。——题记作者为什么说但愿它不是真实的呢?课后延伸作为新时代的学生,你如何表达对祖国的爱?教学反思以“界碑”为题有双重含义:实指的是边防战士看守巡查的那十二块界碑,虚指的是守卫边陲的边防战士们。作者在标题中明确流露出对边防战士的崇敬与赞美。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