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研究第二阶段总结第二高中何颖教育是我国社会现代化建设和教育发展推进到现阶段提出的一个重大课题。《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要求“中小学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的全面发展。”这就把素质教育作为办学的根本任务摆在了中小学面前。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成为学校教育的当务之急。就学校而言,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建立新的素质教学模式是实施整改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课堂教学结构就是指课堂教学过程的布局,是在一定思想指导下,为实现一定的教学目标,对教学的诸因素在时空方面所涉及的比较稳定的简化的组合方式及其活动程序。由此看出课堂教学结构的优化是优化每一个学生所必需的过程。它体现了素质教育对人的本质培养的原则,为世人的知识、技能、情感、修养、行为在同一教学时空中形成合理的相互影响则必须创造一个优化的教育场,而这个教育场的核心就是课堂教育结构的模式。因此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主战场是课堂,有没有以素质教育的观念支配课堂教学实践,是有没有真正实施素质教育的“试金石”。教育者自身教学思想的转变是进行课堂教学结构改革的基础。虽然我国开展素质教育一段时间了,但学校中还不同程度地存在只重视学生的考试分数,只重视考试学科,重知识的传授、轻能力的培养,只重视少数尖子生等现象,其结果还是培养出一批高分低能,所学知识以偏概全的人才,教育的对象顾少失多。其根本原因就是教育者的思想没有彻底改变。教师要从思想上提高认识,对原有的传统结构从性质上加以改变。采取一些新的课堂教学结构。如探究研讨的教学结构,自学辅导的教学结构等。这些不同的教学结构都能充分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变消极地接受为主动的获取知识,有益于全面提高学生的基础素质,弘扬学生主体性,形成健全的人格。首先,应确立教学目标已学生为本。以往的课堂教学目标偏向了认知能力发展一方,表现在课堂上追求知识点与能力的大成,而有意无意地忽视了情感目标,社会性目标的实现。我们确立课堂教学目标必须目中有学生。首先要面向全体学生,促进整体发展。例如根据数学科目的特点,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情感、道德、意志等教育因素,激发学习兴趣,点燃求知欲望,培养学生良好道德品质,从而建立健全的人格。如在讲等比数列求和知识时运用国际象棋棋盘的故事引导学生探索数学的奇异性,从而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动力。讲授球体体积时,介绍我国祖日恒的“开立圆术”,求得球体积公式。“缘幂势既同,则积不存异”的原理比西方卡瓦列里公里早1100多年;讲授二项式展开式时,介绍我国杨晖在公元1261年所发现的“杨晖三角阵”比西方“帕斯卡三角”早200多年。结合教材介绍我国古代数学的成就,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激励学生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而勤奋学习。其次,再学习数学中,通过准确的计算严密的证明,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客观公正,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其次,选择教学方法时要以问为主。在众多的教学方法,问世最能调动学生的一种方法。问能激趣、问能促思、问能温故、问能知新。教师在授课时要多问学生,把教学内容设计成问题,千方百计将重点、难点、疑点设计成激发学生思考的问题,让学生自己去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开发学生智力。同时要正视学生的提问,有思才有疑,有疑才有问,敢问是好学的标志,善问是会学的体现。不管学生基础怎样,所提问题的价值怎样,只要能问都应给于积极的鼓励。问是主体意识支配的产物,应保持并强化这种意识,接踵而至的将是学生学业成绩的进步与提高。另外,善教者,不但要善于答疑,还要善于激疑,更要善于启发学生质疑。质疑是学生创新意识的具体表现,教师要着力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不但可以对浅表的问题上让学生作答,更要鼓励学对一些问题提出不同的见解,看法,激发学生积极探索。因为在这些不同的见解和看法中,常常包含着难得的智慧的火花。如在复习二次函数知识点时,总结出若二次函数满足f(x+a)=f(b-x)恒成立时,对称轴方程是x=,这时有的学生就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