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沟》教学反思《葡萄沟》是一篇老教材,主要介绍了我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的葡萄沟,那里盛产水果,尤其是葡萄又多又好,葡萄干也很有名。本课重点围绕"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而展开,使学生通过理解语言文字,对那里产生喜爱之情。在新的课程改革标准引领下,如何能做到老课新上,上出新意,是每位语文老师值得深思的问题。我是这样设计的:1、观位置。在中国地图上,找到新疆吐鲁番,让孩子感知新疆的地理位置,来品出哪里产水果的珍贵。2、赏美景:通过图片去葡萄沟游览一番,让学生从整体上感受到葡萄沟水果多、景色美、人热情,葡萄干有名。3、尝美味。在学生讲到葡萄沟的葡萄干特别有名时,每位学生的位置上放好葡萄干,让大家一起品尝,连一些平时不爱吃葡萄干的孩子也被带动起来,这样做,学生不仅品尝到了葡萄干的美味,更拉近了学生与文本的距离。在这样的气氛下把孩子们引入课堂。4.品美句:在游览一番后,再让学生自学课文,从课文描写的语句中了解葡萄沟好在什么地方?自主学习或者四人小组合作学习,这种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既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做到了全员参与,又做到了视学生为学习发展的主体,为每个不同个性、不同学习需要的孩子提供了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学习结束后,是全班的集体交流。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也在试着抓住重点的词句,来深入思考、理解课文内容。如“葡萄一大串一大串挂在绿叶底下”一句,学生能结合图片,充分体会“一大串一大串”的意思并想象出葡萄真是又多又好。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力图做到以下几点:1、创设良好的师生关系,营造和谐的课堂气氛。对于低年级孩子来说,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激发他们学习兴趣、促进主体积极参与的重要前提保证。所以在课堂上,我以闯关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以去旅游的身份去游览葡萄沟尽量做到使用儿童化的语言,以商量的语气,与孩子们共同学习、一起交流,创造民主、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2、针对课文中的很多词语:茂密的枝叶、绿色的凉棚、一大串一大串、五光十色、出产水果……为了更直观地理解词语,感受葡萄的多和美,我出示课外收集的有关图片,如葡萄架搭起的凉棚图片,葡萄沟夏季的气温等资料,让学生结合以往的生活经验说说到这凉棚下有什么感觉,学生理解了凉棚,又通过图片让孩子门理解一大串一大串、五光十色。3、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以评代讲、以读代讲。做到了好文章三读:初读——细读——精读。抓住全文的中心句----“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放手让学生自主读书,在“放”中让学生主动融入阅读情境,以各种形式的读让学生感受语言的魅力,得到美的享受,情的熏陶。然而,课堂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课后,认真回顾整个教学过程,感到课堂上仍存在几点不足:由于自己备课有点匆忙,也没有经过试教在学生讲到从这句话体会到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时,我忙着进入自己设计的句子教学,没有让学生说说自己的理解,显得不够放手;重点句子的朗读虽然是作了朗读的指导,我通过抓重点词语、展示图片帮助学生理解,让学生多次接触文本,又以自己激励性的评价语,指导学生朗读,说句实话自己到现在也不知道如何有效地进行朗读指导;教材的处理是否合理等等请大家多提宝贵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