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远古走来》说课稿一、教材分析:《从远古走来》是教科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我们是炎黄子孙》的第一课,用两课时完成。我说课的内容是第一课时。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应知道我国是有几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掌握应有的历史常识,了解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本单元的教学内容着重使学生知道我国是有几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感受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萌发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教材中选取了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以及灿烂的文化,折射出我国悠久的历史和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这一课的内容,从祭拜炎帝和黄帝切入,引出中华民族先人的突出贡献,从而了解远古时代人类的生活方式。二、学情分析:五年级学生具有初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初步掌握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他们对于远古时代的了解,可能更多的来自神话故事,这些知识是零散的,不系统的,缺乏深入了解。我准备执教的这个班级,学生思维活跃,知识丰富,利用网络查找资料的能力较强。因此,需要调动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做好课前预习,通过查找资料,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基于以上内容,我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如下:三、教学目标:1、知道黄帝和炎帝共同被尊奉为中华民族的祖先,为自己是炎黄子孙而自豪。2、通过查找资料,了解远古时代人们的生活方式。3、知道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感受我国古代文明的伟大。四、教学重点:通过查找资料,了解远古时代人们的生活方式。五、教学难点:感受我国古代文明的伟大,为自己是炎黄子孙而自豪。6、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学生:搜集远古时代生活的相关资料。七、教学过程本课的教学内容,我用四个环节完成: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二、小组合作,感受伟大。三、运用资料,拓展延伸。四、课堂活动,总结全文下面我先说第一环节:创设情境,引入课题为了在上课伊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更好地完成本课时的教学,首先播放一段视频,内容是有关清明节期间祭拜炎帝和黄帝。播放后,学生说一说,为什么有这么多人祭拜炎帝和黄帝。是因为他们被尊奉为中华民族的祖先,在这里一定要向学生强调是“尊奉”,因为毕竟就目前的历史研究成果来说,炎帝和黄帝还处于传说中的历史人物,在这里应当向学生传达一种辩证的唯物主义观点。其后教师小结:炎帝和黄帝是中华民族的祖先,是中华古老文明的象征,我们每位中国人都是炎黄子孙。中华民族的文明历史源远流长,灿烂的历史正向我们走来,让我们一起回到远古时代,去了解一下中华民族先人的生活。此时板书课题:从远古走来。二、小组合作,感受伟大在这个环节中,首先进行自学。结合教材中小资料的内容,了解一下,传说中炎帝和黄帝为中华民族做出了哪些贡献?学生结合内容回答,初步感受炎帝和黄帝的贡献。其后,学生结合课前搜集到的资料进行小组讨论,对于传说中炎帝和黄帝的知识进行扩展。然后畅所欲言,展示传说中炎黄二帝的生活年代,突出贡献等。在这个环节中,教师注意引导,适当补充,结合学生发言的内容,可以加入类似黄帝战蚩尤的内容,加深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此时,适时问问学生的感受,感到我们的祖先真了不起,我们作为炎黄子孙而感到无比的自豪。了解炎帝和黄帝有许多重大发明创造,是中华文明的源头,适时板书:悠久的历史。从炎黄开始,勤劳智慧的中华民族创造了辉煌的文明,感受我国古代文明的伟大,突破了本课的教学难点。3、运用资料,拓展延伸在这个环节中,教师首先阐述过渡性语言:炎帝和黄帝有许多重大的发明和创造,为人类的文明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其实,在炎黄之前,我国已有相当发达的原始文明。此时板书:发达的文化,从而引出有关远古时代人类生活的内容。可以结合书上插图以及学生课前搜集到的资料,畅所欲言,谈一谈自己所了解到的远古时代人们的生活。由于时空的距离,学生对感受凝结在吃、穿、住中的祖先们的智慧会有一定的困难,不容易体会到其中的文明发展,所以课前布置学生搜集了大量的资料。“火”在人类文明中具有突出的作用,促进了人类的体制和社会的发展,而会制造石质工具,是人类与动物最大的区别,这两点是需要在研讨中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