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给水系统作业指导书编制审核中铁十二局集团建安公司广州大学城机电安装项目部2004年10月25日该标段设计采用新型管材和新型连接方法等特点,结合本标段各单体建筑创优目标的要求,考虑各专业工种交叉作业及如何与其协调配合施工,各单体建筑遵循“先重点,后一般,统筹兼顾”的原则。各系统遵循“先给水,后排水(包括雨水管道);先预埋,后安装;先金属管道,后非金属管道;先地下,后地上;先干管,后支管;先样板,后整体”的六先六后的施工原则。特别要积极配合土建施工作业及其它机电安装专业施工,灵活安排各单体建筑各专业工种的施工顺序,以施工进度计划为控制主线,以施工工艺流程及质量控制标准为主导,合理组织纵横向立体交叉、水平流水施工作业,确保群体工程施工的顺利完成。给排水安装工艺流程详见图1。给水施工重点控制:1、严格按照设计和《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002)的要求控制施工。2、严格配合土建预埋套管控制好坐标和标高。3、对施工的建筑给水的主要材料、成品、半成品、配件、器具和设备要符合国家现行有关产品标准,其实物与资料一致,并有产品说明书和质量合格证书。并熟悉新型管和管件的性能,掌握操作要点。对进场的所有的材料设备必须进行检查验收,不合格的决不使用。给水管材和管件设备必须达到饮用水卫生标准。4、阀门安装前,按规范要求做好强度和严密性试验,合格后方能使用。5、有地下室或穿地下室承重墙设计有严格防水要求的建筑物必须做好防水套管。6、严格控制给水工程安装质量,各种承压管道系统和设备必须做好水压试验。7、给水管道在交付使用前必须做好冲洗和消毒,并经有关部门取样检验达到国家《生活饮用水标准》,方可交付使用。卫生洁具安装预留洞封堵管材清理(洗)管材下料编写施工方案进行技术核定施工技术交底图纸会审材料计划供应商考察材料进场材料报验通水试验管道冲洗消毒工程验收管道安装(含套管)管道调整成品保护阻火圈安装预留洞封堵排水管灌水试验支管隐蔽给水管水压试验通球试验支架制安支架除锈防腐现场清理测量图1给排水安装工艺流程图1、给水管道安装工艺(1)本标段设计所采用的给水冷热水管均为薄壁不锈钢钢管(卡压式连接)。2、室内给水薄壁不锈钢管安装方法(1)主要施工要点1)提供的管材和管件要符合国家现行有关产品标准,其实物与资料一致,并有产品说明书和质量合格证书。并熟悉薄壁不锈管和管件的性能,掌握操作要点。2)管道敷设时,应在土建工程装饰完毕后进行安装。安装前,应复核预留孔洞的位置是否正确。管道安装间歇或完成后,管子敞口处应及时封堵。3)制定薄壁不锈钢管和管件的安装顺序,进行预装配。不锈钢卡压式管件管道冲洗消毒配合土建预埋套管支吊架制作安装管道防腐和保温管道试压支管及配件安装干管安装管道预制加工安装准备系统质量验收图2给水管道安装工艺流程图连接,安装时,用专用的电动切管机或手动切管器和专用卡压工具使U型槽凸部缩短,且薄壁不锈钢水管,管件承插部位卡成六角形。用专用划线器在管子端部画标记线一周,以确认管子的插入长度。插入长度应满足表1规定。管子插入长度基准值(mm)表1公称直径1015202532405065插入长度基准值182124394752644)薄壁不锈钢管固定支架间距不宜大于15mm,支架宜旋转在变径、分支、接口及穿越承重墙、楼板的两侧等处。活动支架的间据按表2确定。活动支架的最大间距(mm)表2公称直径DN10~1520~2532~4050~65水平管1000150020002500立管15002000250030005)公称直径不大于25mm的管道安装时,可采用塑料管卡。采用金属管卡或吊架时,金属管卡或吊架与管道之间应采用塑料带或橡胶等软物隔垫子。6)对明装管道,其外壁距装饰墙面的距离:公称直径10~25mm时应为40mm;公称直径32~65mm时应为50mm。7)管道穿过楼板时要设置套管,套管可采用塑料管;当穿过屋面时应采用金属套管,套管应高出屋面50mm,并按设计和规范要求做好防水处理。8)管道暗敷时,要在管外壁采取刷红丹防锈漆两道防腐处理。暗敷的管道,在封蔽前做好试压和隐蔽工程的验收记录。在试压合格后,用M7.5水泥砂浆填补,外刷防水涂料。2、管道系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