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二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及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第31课时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改编题)右图著作是林则徐第六代嫡孙、中国戏曲学院教授林岷女士耗时13年写成,在书中写到的内容不可能有()。A.林则徐组织人员翻译外国报刊,了解西方B.林则徐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富国强兵C.林则徐主张整顿水师,抵抗外国侵略D“”.林则徐是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解析著作是《林则徐与中国图录》,林则徐主张学习西方的军事技术,但没有上升到学习西方政治制度的高度,故B项错误;A、C、D三项符合史实。答案B2.(·宁波模拟)魏源在《海国图志》中使用了很多新词语,如政治(politics)、进口(import)、出口(export)、新闻纸(newspaper)、铁路(railway)、铁辙(track)、火轮机(steamer)等。这段材料表明魏源()。A.关注西方的新知识、新技术B“”.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C.号召国人全面学习西方D.力图改变中国的政治制度解析B“”“”项为最强干扰项。材料中体现出师夷之意,但并未表达制夷之意。C项错“”在全面;D“”项错在政治制度。答案A3.(改编题)观察下图,你认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该漫画描绘的是抵抗派师夷长技以制夷B.该漫画描绘的新文化运动的民主与科学的思想C.该漫画描绘的是康有为维新思想的特点D“”.该漫画描绘的是洋务派中体西用解析“”从漫画中提取有效信息:大树上在东方嫁接了西方的先进技术而大树的主杆“”“”和土壤都是原先的封建制度和小农经济。说明是原先旧的制度体制为主,体现了洋“”务派中体西用的主张。答案D4.(·安徽师大附中模拟)“历史学家萧功秦在《危机中的变革》一书中指出:中国近代历”史剧变的基本分界线,是距今一百多年前的甲午战争。下列最能说明这一结论的是()。A.中国割地赔款、丧权辱国B.近代民族工业开始产生C.开启了制度变革的探索历程D.开始出现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解析甲午战争后维新思想兴起,主张学习西方,在中国实行君主立宪制,开启了制度变革的探索历程,故选C项。A项割地赔款、丧权辱国始于1840年鸦片战争;B项近代民族工业产生于19世纪60~70年代;D项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出现于鸦片战争后,皆排除。答案C5.(·江西重点中学联考)“著名历史学家章开沅曾说:1895年中国有三个人各自作出自己”一生最重要的选择:康有为选择了变法,孙中山选择了革命,张謇选择了实业。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孙中山和张謇的选择是当时中国社会迫切的需要B.康有为的选择是在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的背景下提出的C.都对清政府感到失望D.都想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状况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三人的选择都是围绕救亡图存提出的,都是在民族危机加深的背景下提出的。A、B项表述不全面;C项错误,康有为当时对清政府还抱有希望。故选D项。答案D6.(·江苏南通模拟)20“世纪早期,一位旧派人士在抨击某运动时说:近阅坊间之出版物,……间有主张破除旧有伦教,毁裂吾国固有文学,以期改造一新社会者。青年学子,根”植薄弱,骤睹新奇之说,易启混淆之心,于操行学业前途极有关系。这段材料从侧面反映了该运动的积极影响,其中不包括()。A.破除旧有伦教,冲击儒家思想B.变革文字语言,冲击封建文学C.提倡民主共和,抨击君主专制D.动员青年学子,革除社会旧弊解析“”本题考查新文化运动。题干信息主张破除旧有伦教表明A“项正确,毁裂吾国”固有文学表明B“项正确,青年学子,根植薄弱,骤睹新奇之说,易启混淆之心,于操”行学业前途极有关系表明D项正确。C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答案C7.(·潍坊模拟)下列言论,符合新文化运动时期陈独秀思想主张的是()。A“”.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B“”.若诏旨一下,则庶政尽举,民心知戴。C“………….西洋文明输入吾国,最初促吾人之觉悟者为学术其次为政治以有不克守”缺抱残之势。D“…………”.西人立国论政于议院,君民一体,上下同心此其体也。解析陈独秀主张不要只学习技术和制度,更重要的是思想,故选C项。新文化运动时期陈独秀主要是主张解放人们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