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溪县第六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总结报告自从2014年1月16日在市开发区教体局召开萍乡市全国第六次体育场地普查会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在市体育局的指导下,在全县各县直机关和乡镇的大力支持和密切配合下,我县广大体育场地普查工作者团结协作、克服困难、扎实工作,对县辖范围内(解放军、武警部队和铁路系统除外)的体育场地进行了普查登记,按质按量提前一个月完成了普查工作任务。现将我县普查工作的组织实施、主要做法和普查工作成果以及存在的问题总结如下:一、普查工作的组织和实施(一)加强领导建立健全组织机构全市体育场地普查会动员会后,我县立即组织成立了由县体育局、教育局、旅游局组成的芦溪县第六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县体育局局长刘光明同志担任,副组长由教育局副局长体育局副局长彭日阳同志、旅游局副局长黄玲同志担任,成员由各股室的负责人组成。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主任由县体卫股钟圣萍股长担任,具体负责全县体育场地普查工作日常事务。为加强领导,各乡镇、县直各部门、省市驻县各单位各指派一名工作人员担任联络员。由于我县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领导的高度重视,层层建立健全了普查工作组织,在人力、物力上给予大力的支持和帮助,为全县普查工作顺利进行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证。(二)制定方案注重抓好三项落实在建立健全组织机构的基础上,县普查工作领导小组根据省市《关于开展第六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工作的通知》精神,结合我县的实际,认真制定了《芦溪县第六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工作方案》,并由县体育局、教育局、旅游局联合印发到各县直、乡镇有关部门贯彻实施。2014年2月17日,我县召开第六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工作动员,刘光明局长在会上作了重要讲话,彭日阳副局长就我县体育场地普查工作的主要特点、重点、难点和具体的工作进行了说明和部署。我县体育场地普查工作动员的召开标志着我县普查工作全面铺开。根据本地的实际,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普查方案,并认真组织实施。在普查准备阶段,我县注重抓好三项落实:一是抓好人员、责任的落实。一支具有良好素质和具有敬业精神的普查员队伍是普查工作顺利完成的关键。因此,我县把落实普查队伍的人员和责任放在首位,严格挑选普查员,坚持从体育教师、热爱体育工作和熟悉普查工作的人员中选定,据统计,我县参加这次普查工作的人员达166人,其中,领导小组成员9人,办公室工作人员3人,各乡镇联络员9人,普查员145人。二是抓好普查经费的落实。落实普查经费是做好这次普查工作的重要保证。因此,各乡镇都把落实普查经费当作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来抓,并做到专款专用、精打细算,严格控制开支,杜绝各种浪费,按照有关财务制度进行使用和管理。省体育局共落实普查工作经费7000元,自筹10000元。三是抓好普查工作办公设施的落实。落实普查工作办公设施是确保按时按质按量完成普查工作任务的物质基础。普查办公室配备电脑1台,打印机1台,装有卷钢尺、计算器、笔等工具的测量工具袋30个。由于我们注重抓好三项落实,为我县高质量、高效率地完成普查工作任务提供了重要的物质保障。(三)宣传动员创造良好舆论氛围为确保完成普查工作任务,我县认真做好宣传动员工作,收到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我县主要做法是:因地制宜,利用电视、报刊、横幅、标语等形式广泛宣传体育场地普查的目的意义、内容和要求。加强宣传动员,为普查工作顺利进行创造了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四)加强培训提高队伍整体素质在普查业务培训中,我县采取动员和送培下乡相结合的办法,按照市普查办的统一部署和要求,先后派出体卫股多名业务骨干脱产参加了全市培训班,并以各乡镇为单位对基本普查员进行业务培训,举办普查工作培训班9期,参加培训的普查人员达200多人次,由于我县严格按照市普查办的统一要求,严格培训,原原本本地把普查业务知识传授给每一个普查员,为顺利完成普查任务提供良好的智力支持。二、普查工作的方法和措施送培下乡培训工作结束后,全县各乡镇以村、社区为基本普查单位,因地制宜地采取点、线、面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地毯式的摸底,调查国有、集体和个人的场地,实地丈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