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报告院(系):计算机学院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姓名:班级:学号:指导教师:2009年7月4日2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之协议编程实验一帧封装实验目的:?编写程序,根据给出的原始数据,组装一个IEEE802.3格式的帧(题目)默认的输入文件为二进制原始数据(文件名分别为input1和input2))。矚慫润厲钐瘗睞枥庑赖。?要求程序为命令行程序。比如,可执行文件名为framer.exe,则命令行形式如下:framerinputfileoutputfile,其中,inputfile为原始数据文件,outputfile为输出结果。聞創沟燴鐺險爱氇谴净。?输出:对应input1和input2得结果分别为output1和output2。试验要求:?编写程序,根据给出的原始数据,组装一个IEEE802.3格式的帧(题目)默认的输入文件为二进制原始数据(文件名分别为input1和input2))。残骛楼諍锩瀨濟溆塹籟。?要求程序为命令行程序。比如,可执行文件名为framer.exe,则命令行形式如下:framerinputfileoutputfile,其中,inputfile为原始数据文件,outputfile为输出结果。酽锕极額閉镇桧猪訣锥。输出:对应input1和input2得结果分别为output1和output2验设计相关知识:帧:来源于串行线路上的通信。其中,发送者在发送数据的前后各添加特殊的字符,使它们成为一个帧。Ethernet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被看作是机器之间的数据链路层连接。彈贸摄尔霁毙攬砖卤庑。按802.3标准的帧结构如下表所示(802.3标准的Ethernet帧结构由7部分组成)3802.3标准的帧结构前导码帧前定界符目的地址源地址长度字段数据字段校验字段7B1B(2/6B)(2/6B)(2B)(长度可变)(4B)其中,帧数据字段的最小长度为46B。如果帧的LLC数据少于46B,则应将数据字段填充至46B。填充字符是任意的,不计入长度字段值中。謀荞抟箧飆鐸怼类蒋薔。在校验字段中,使用的是CRC校验。校验的范围包括目的地址字段、源地址字段、长度字段、LLC数据字段。循环冗余编码(CRC)是一种重要的线性分组码、编码和解码方法,具有简单、检错和纠错能力强等特点,在通信领域广泛地用于实现差错控制。CRC校验码的检错能力很强,不仅能检查出离散错误,还能检查出突发错误。厦礴恳蹒骈時盡继價骚。利用CRC进行检错的过程可简单描述如下:在发送端根据要传送的k位二进制码序列,以一定的规则产生一个校验用的r位监督码(CRC码),附在原始信息的后边,构成一个新的二进制码序列(共k+r位),然后发送出去。在接收端,根据信息码和CRC码之间所遵循的规则进行检验,以确定传送中是否出错。这个规则在差错控制理论中称为“生成多项式”。茕桢广鳓鯡选块网羈泪。CRC的基本实现前导码帧前定界符目的地址源地址长度字段数据字段校验字段7B1B(2/6B)(2/6B)(2B)(长度可变)(4B)循环冗余校验码的特点:(1)CRC校验码可检测出所有单个错误。(2)CRC校验码可检测出所有奇数位错误。(3)CRC校验码可检测出所有双位的错误(4)CRC校验码可检测出所有小于、等于校验位长度的突发错误。(5)CRC校验码可以](1/2)-[11-k的概率检测出长度为(K+1)位的突发错误鹅娅尽損鹌惨歷茏鴛賴。实验分析:?填充帧头部字段要完成一次帧封装的过程,首先要完成的就是帧头部的装入,这一过程只要将签到吗、定界符、目的地址、源地址、长度字段的相应数值按顺序写入就可4以了。其中,长度字段的值即为要发送的数据的实际长度。籟丛妈羥为贍偾蛏练淨。?填充数据字段在填充数据字段的过程中要注意的主要问题是数据字段的长度。802.3标准中规定了帧数据字段的最小长度为46B,最大长度为1500B。如果数据不足46B,则需要通过填充0来补足;若数据长度超过1500B,则的大奖超过部分封装入下一个帧进行发送。預頌圣鉉儐歲龈讶骅籴。?CRC校验帧封装的最后一步就是对数据进行校验,并将校验结果记入帧校验字段。程序流程图:以二进制、可读写方式打开输出文件开始写入前导码和这界定符获取当前文件指针写入目的地址和源地址打开输入数据文件、获得稳健长度length,并将长度值写入输出文件将输入数据文件的内容填入数据字段数据字段长度=46B填充(46-length)字节‘0’关闭输入数据文件添加1字节0,用于CRC计算计算CRC值,填充校验字段风转完成,关闭输出文件NY5CR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