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交底书技术交底书表格编号1809项目名称第页共页交底编号工程名称设计文件图号施工部位交底日期技术交底内容:见附件附件及附图:见附件附件:技术交底1、施工准备:(1)测量放线:由测量队根据图纸放出急流槽的位置,并用石灰撒出开挖线,采用人工开挖,修整基槽。(2)现场布置:根据现场情况确定砂石材料等的分类堆码场地,机具设备的摆放位置。(3)材料试验送检工作:做好砂、石、水泥、施工用水等原材料的取样送检工作,确定砂浆的配合比。(4)基槽开挖:严格按照图纸设计以测量施工放线为依据进行开挖,严禁超挖,如槽底、边沿有松散土,人工用铁锹或小型夯实机械夯实,确保基槽底面和槽边沿平整密实。2、施工要求(1)急流槽采用M10水泥砂浆砌片石,槽基底砌成踏步的形式,用以消能和减小水流速并兼作检修踏步。(2)急流槽基底水平距离每隔2.5m设置一防滑平台,防滑平台宽0.6m。(3)急流槽每隔10m设置一道2cm宽沉降缝,沉降缝设置应竖直,缝内用沥青麻絮填充。3、施工工艺⑴片石砌筑①砂浆砌体采用坐浆法分层、分段进行砌筑。分段位置设在沉降缝处,分层水平缝大致水平,不能产生通缝,砌缝应饱满,完全充满砂浆,不能有空洞存在。严禁采用灌浆法施工。分段位置宜设在沉降缝或伸缩缝处,分层水平砌缝(每1.2m应找平一次砌筑高度)应大致水平。②砌筑时,石块应大面朝下,严禁将石块立放砌筑。砌筑前应在基底铺设一层砂浆。砌筑过程中,对不规则的石块应稍加修整,去掉尖角,保证石块间不产生大的砌缝。③砌体外露面要选用大面平整的片石砌筑,各砌块的砌缝应相互错开,表面砌缝宽度不得大于4cm,三角缝内切圆直径小于7cm。两层间竖向错缝不得小于8cm。并在面石砌筑完毕时,砌筑作业人员应沿石缝随即剔出2~3cm深的勾缝所需的凹槽。④严禁贴缝、空洞、通缝、叠砌和浮塞。做到“石石有缝,缝缝有浆”。砌筑时石块之间不得贴缝(石块与石块紧靠,石料间无砂浆直接接触)。砌缝砂浆要饱满。并应上下层错缝,内外搭接(设置拉结石,拉结石应均匀分布,相互错开)。⑤不得采用外面侧立石块、中间填心的砌筑方法,石块间较大的空隙应先填塞砂浆,后用锤击小石块挤实,不得采用先摆小石块后塞砂浆或干填小石块的方法。⑥沉降缝整齐垂直,上下贯通,沉降缝要用沥青麻絮填塞密实。⑦片石规格、强度、砂浆强度等级、沉降缝的设置、缝宽与缝的塞封、勾缝样式及质量、各部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⑵沉降缝的砌法:为保证接缝的作用,缝必须垂直,并且缝两侧砌体表面需要平整,不能搭接。同时,接缝中尚需填塞沥青麻絮。砌筑有接缝砌体时,最好根据设计规定的接缝位置,采用跳段砌筑方法,使相邻两段砌石高度错开。并在接缝处作为一个外露面,挂线砌筑,达到又直又平。⑶勾缝砌体表面的勾缝采用与砌体砂浆同标号的砂浆进行勾缝。施工时做到边砌边勾缝,全线统一采用平缝压槽工艺,勾缝采用平缝凹槽,缝宽、缝深应保证均匀一致(宽1cm、深0.8~1.0cm),勾缝专人采用专用勾缝刀进行,砌筑完毕后,将缝间砌筑砂浆铲除2~3cm深(应经专人检查剔缝合格),然后用M10水泥砂浆进行勾缝,勾前用水冲洗干净,勾后再用同级别的水泥砂浆抹平划槽勾缝,缝两侧同级别水泥砂浆抹带宽1cm,厚0.5cm.并保证均匀一致。勾缝砂浆用砂应用细砂,水泥强度应不小于32.5。砌体勾缝应牢固、美观、圆滑、顺直,宽度色泽一致。勾缝需注意:勾自然缝,杜绝勾假缝,勾缝以后需用钢刷配合干净水将浆砌片石表面清洗干净整洁,不得用砂浆抹面及修饰石料表面。⑷养护砌体砌筑完毕后要及时进行养护,经常洒水保持湿润,常温下养护期不得少于7天。⑸浆砌片石急流槽检验方法(见下表)。浆砌排水沟实测项目项次检查项目规定值或允许偏差检查方法和频率1砂浆强度(MPa)在合格标准内按附录F检查2轴线偏位(mm)50经纬仪或尺量:每200m测5处3沟底高程(mm)±15水准仪:每200m测5点4墙面直顺度(mm)或坡度30或符合设计要求20m拉线、坡度尺:每200m测2处5断面尺寸(mm)±30尺量:每200m测2处6铺砌厚度(mm)不小于设计尺量:每200m测2处7基础垫层宽、厚(mm)不小于设计尺量:每200m测2处二、施工安全措施1.现场所用的水泥砂石材料堆放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