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下册《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教学设计台山市文海中学黄丽屏[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引导学生掌握主宰巴黎和会的三巨头、《凡尔赛和约》的签订和内容、凡尔赛体系的构成和作用。国际联盟的建立、华盛顿会议的背景。《九国公约》的签订、主要内容和作用。能力目标:1.通过揭示美、英、法等国在巴黎和会上为重新瓜分世界而相互争夺的情况,培养学生从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地位分析帝国主义外交政策的能力。2.通过对凡尔赛体系不牢固的分析,培养学生综合辨证分析问题的能力。3.揭示美国在《九国公约》宣称的“尊重中国的独立和领土、主权的完整”的旗号下,向中国扩张的企图,培养学生透过社会现象来认识事物本质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1.使学生认识到《凡尔赛和约》是在牺牲战败国和弱小民族利益的基础上签订的掠夺性条约。凡尔赛体系不可能消除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因此不可能长期维持下去。2.华盛顿会议确立了帝国主义国家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的统治秩序。美国通过这次会议扩大了自己的势力。3.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说明强权外交的后盾是综合国力的竞争。学情分析:主要分析学生的特长、兴趣爱好、语言表达、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重点:①《凡尔赛和约》。通过屏幕展示《凡尔赛和约》内容的表格,教师讲解分析,引导学生理解《凡尔赛和约》孕育了战胜国与战败国的矛盾。②《九国公约》。由学生课前先阅读课文《九国公约》的内容,快速抢答后,教师再提问美国为什么是华盛顿会议最大的受益者?从而使学生认识到《九国公约》使中国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美国凭借其强大的经济势力扩大了侵略势力。由学生自己突破重点。难点:如何正确理解凡尔赛体系是不可能长期维持下去的。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战胜国、战败国、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对凡尔赛体系建立的新秩序会产生怎样的反应,组织学生小组讨论,解决难点。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课件内容一、导入新课1、结合教材中的“福熙车厢”及其文字说明,回顾一战,复习导1、回顾第一次世界大战有关内展示课题图片:“福1、复习第一次世界大战内容。问:⑴第一次世界大战是怎样爆发的?它是什么性质的战争?⑵交战双方分别是哪些国家?战争的结果如何?⑶一战结束后,帝国主义国家将怎样安排世界统治新秩序?2、过渡讲述:一战后帝国主义列强的争夺从硝烟弥漫的战场转移到尔虞我诈的谈判桌上,为确定战后的统治新秩序,先后召开巴黎和会与华盛顿会议。容,积极思考,逐一回答问题。认识: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是一战的根本原因,一战是一场帝国主义掠夺争。2、通过互动交流初步了解巴黎和会与华盛顿会议召开的时代背景。熙车厢”文本:复习导问问题2、图片导入。展示图片,设问导入:⑴两幅图片分别反映哪次国际会议?⑵这两次会议是在什么背景下召开?具体的情况如何?怎样看待这两次会议实质和影响是什么?识别图片,思考问题,进入新课学习。图片《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二、巴黎和会1、背景2、时间3、地点展示图片,指导阅读,明确巴黎和会的背景:战胜的协约国为缔结和约,安排战后统治秩序。(强调:会议开始时间1919年1月18日)识别图片,阅读课文,了解巴黎和会的召开以及时间的特殊性。图片:《凡尔赛宫》4、参加国5、操纵国列强矛盾1看图片及其文字,思考“这是一次什么性质的会议?对战后资本主义世界有何影响?”为下一环节的探究学习做好准备。1、观看视频资料,提取有效信息,积极思考问题,准备探究讨论。图片:《巴黎和会》文本:探究问题2、组织讨论,探究:“参加和会的27个国家是否有平等的权利?”认识:帝国主义召开巴黎和会的目的是掠夺战败国和弱小国家、争夺世界霸权和殖民地,会议由少数几个帝国主义大国所操纵。2、结合图片和课本相关内容展开讨论,加深对巴黎和会背景和实质的理解。文本:探究问题图片:《巴黎和会》3、图片展示:《巴黎和会“三巨头”》,简介“三巨头”。组织讨论,探究:“帝国主义大国的外交立场是否一致?”做好活动延伸的准备。3、识别图片,了解巴黎和会由英、法、美三国所操纵。思考讨论探究问题,做好活动延伸的准备。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