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设计】高中语文第9课跑警报同步训练语文版必修2(时间:45分钟满分:60分)积累与运用1.下列各项中,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4分)A.迟钝(dùn)笑靥(yǎn)迫(pò)击炮虎视眈眈(dān)B.驿(yì)道巡(xún)视大杂烩(huì)戛(gá)然而止C.坟茔(yíng)名讳(huì)添加剂(jì)好高骛(wù)远D.殷(yīn)勤络绎(yì)梁山泊(bō)耳濡(rú)目染解析A“”项靥读yè“”;迫读pǎi;B“”项戛读jiá;D“”项泊读pō。答案C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4分)A.滇西勘误表密诀漫山遍野B.起讫挖墙脚陷阱忧柔寡断C.逻辑度假村脉搏崭露头角D.瞭望百页窗凋敝坐收渔利解析A—项密秘;B—项忧优;D—项页叶。答案C3.依次填入下面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4分)铁道部负责人表示,春运是一个历史现象,它不会永无________地________下去,到年,发达________的铁路网络将全面建成,加之其他交通运输行业的________发展,中国春运这一紧张状态将不复存在。A.止境继续完全同时B.休止持续完善同步C.止境持续完全同步D.休止继续完善同时解析休止:停止。止境:尽头。持续:延续不断。继续:活动延长下去,不间断。完善:完备美好。完全:齐全,不缺少什么。同步:指互相关联的事物在进行速度上协调一致。同时:同一个时候。答案B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4分)A.因为我们深知,这两件东西一旦掌握在匪徒的手里,就如虎添翼,再多的人也奈何不了他,将会造成更多的人员伤亡。B.这些文章或辨析真伪,或分别源流,或比较优劣,或品评得失,其结论虽难说都是不刊之论,但都建立在丰赡的材料之基础上,可谓持之有据,故令人信服。C.假如每个人都能严格要求自己,做到见贤思齐,那么就会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就会得到长足的发展。D.由于这家企业管理松散,工人责任心不强,工作没有积极性,上班迟到早退现在已经蔚然成风。解析D项蔚然成风:指好的事情已广泛流行,形成一种良好的风气;与语意不合。A项,如虎添翼:褒贬均可用。B项不刊之论:比喻不能改动或不可磨灭的言论。刊,古代指消除刻错了的字,不刊是说不可更改。易错用为贬义成语。C项见贤思齐:见到有道德、有才能的人,就想向他学习看齐。答案D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4分)A.参加研制神舟七号飞船的全体科技工作者,在机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在全国人民的热切关注中,经过不懈努力,神舟七号飞船终于成功发射。B.当来到这个地方的时候,我们才发现他们需要的并不仅仅是帐篷、饮用水、粮食和生活用品,他们还需要精神的抚慰。C.金秋十月,常德市有关部门针对广大橘农柑橘销售难的现象采取了减免市场设施占用费、扩大柑橘宣传力度、组织客源、减少申报环节等帮助橘农们打开销路。D.越来越多的由网络引发的青少年犯罪的现象,不能不引起我们深思:在当今网络时代,父母传统的教育方式面临着怎样的挑战?解析A“”项结构混乱,谓语残缺,前面的主语是全体科技工作者,中间插入几个状“”“”“”语,后面的主语就变成了神舟七号飞船,可在神舟七号飞船终于成功发射前加使字;B“”项不合逻辑,生活用品包括了前面的内容;C“”项成分残缺,谓语采取缺少宾语,可在“”“”等后加上措施。答案D阅读与鉴赏一、课内阅读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6~8题。(20分)——西南联大有一位历史系的教授听说是雷海宗先生,他开的一门课因为讲授多年,已经背得很熟,上课前无需准备;下课了,讲到哪里算哪里,他自己也不记得。每回上课,“”都要先问学生:我上次讲到哪里了?然后就滔滔不绝地接着讲下去。班上有个女同学,“”笔记记得最详细,一句不落。雷先生有一次问她:我上一课最后说的是什么?这位女同“‘’”学打开笔记夹,看了看,说:您上次最后说:现在已经有空袭警报,我们下课。○这个故事说明昆明警报之多。我刚到昆明的头二年,一九三九、一九四年,三天两头有警报。有时每天都有,甚至一天有两次。昆明那时几乎说不上有空防力量,日本飞机想什么时候来就来。有时竟至在头一天广播:明天将有二十七架飞机来昆明轰炸。日本的空军指挥部还真言而有信,说来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