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羚羊木雕》导学案一、预习目标1.学习掌握课文中的有关生字词。2.运用多种方法阅读课文,重视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充分感悟本文的人物思想感情,欣赏人物形象。3.理清文章线索、结构,品味语言,了解烘托、反问的修辞手法及叙述中的倒叙和插叙。4.联系生活,学会与父母、他人沟通,正确处理好亲情、友情的关系。从中获得有益启示,并能有效地解决好类似问题。二、知识链接.关于记叙文的叙述顺序记叙文的叙述顺序一般有____、____和____等。顺叙,是按照事件发展的时间先后顺序来写,是最基本的叙述方法。如《金黄的大斗笠》、《散步》和《我儿子一家》。倒叙,是根据表达的需要,把事件的结局或某个最重要、最突出的片断提在前边叙述,然后再从事件的开头,按事情原来的发展顺序进行叙述的方法。如《背影》一文。插叙,是在叙述中心事件的过程中,为了帮助开展情节或刻画人物,暂时中断叙述的线索,插入一段与主要情节相关的内容的叙述方法。在此文中就运用了插叙的方法。如在爸爸妈妈逼迫自己向万芳同学要回“羚羊木雕”时,插入了自己与万芳同学的相处,写出了两人之间的友情。这样写使文章内容严谨,达到了写作的目的——含蓄地批评了父母的重财轻友,不理解孩子的心,不尊重孩子们纯真的感情的行为。3.本文的体裁是小说,小说一般有、、三个要素;其中又包含、、、。三、预习提纲1.给加点字注音:犄()角怦()藏()刀脸颊()攥()着2.根据意思写成语①久久地注视着一个地方。()②彼此关系十分密切,总愿在一起不分开。()③完全不放在心上。()④说话时的声音和脸色都非常严肃。()3.读课文,完成下表内容时间事情叙述顺序或方法线索1开头今天今天2上星期3昨天4今天结尾今天小结反问句4.根据课文内容,在横线上空格处完成下列情节概括:情节妈妈追查、逼迫→爸爸→插叙回忆→我起因:我送木雕(插叙交待)。经过:要收回(原因是)。结束:收回(不好)。5.文中有哪些叠词?有何表达作用?同学们找一找,用一种符号标示出来,联系语境,说说下列叠词“表现了xx(谁)。”怦怦:表现了。紧紧:表现了。静静:表现了。愉愉:表现了。嘿嘿:表现了。慢慢:表现了。呆呆:表现了。6.读课文,用浪线划出人物的语言描写句。从这些对话的语句中,你认为这些人物有何特点?并用“××是的人”来回答。a.妈妈是一个的人。b.爸爸是一个的人。c.万芳妈是一个的人。d.奶奶是一个的人。e.万芳是一个的人。f.“我”是一个的人。7.你觉得万芳在得知“我”要索回羚羊木雕后的心理变化应该是怎样的?请概括回答。惊讶→→→8.“月亮出来了,冷冷的,我不禁打了个寒战。”这里为什么写到月亮?这是什么描写?在文中起什么作用?。9.“我呆呆地望着她,止不住留下了眼泪。我觉得我是世界上最伤心的人”!作者为什么这样写?。10.学习这篇文章,我还有不明白的问题,它们是:。四、学习反思学习了这篇课文,我从学习方法上的收获是:;当然,我从课文内容上,也受到了为人处事的启示:;或人生感悟:。五、精段赏析阅读课文16-22段,回答下列问题。11.这段文字刻画的主要人物是________,在刻画这个人物时,扣住的两个字是________________。12.这段文字在揭示人物性格特征时,主要运用的是()A.肖像描写B.动作描写C.语言描写D.心理描写13.联系上下文来看,这段文字记叙的顺序是()A.顺叙B.倒叙C.插叙D.补叙14.这段文字有概括叙述,有具体叙述,请按要求将段落序号填在横线上A.概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具体叙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二、2.顺叙、倒叙、插叙。3.人物、情节、环境;情节开端、发展、高潮、结局。三、1.jīpēngzhàngjiázhuàn2.①目不转睛②形影不离③满不在乎④声色俱厉。3.4.讲理由收回木雕情谊深厚木雕贵重。5.我心情紧张。妈妈一定要把事情弄清的神态。爸爸的严肃与冷漠。“我”的害怕与无奈。万芳的爽直。我心情沉重。“我”心情难受,说不出话。5.a.严厉(或重财轻义)b.冷酷(或严肃、冷漠、重财轻义)c.比较泼辣(或性格粗暴)d.通情达理(或深明情理、心地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