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说课的内容是《藤野先生》。下面我就说教材、说教学目标、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程序等五个环节进行说课。一,说教材《藤野先生》是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的开篇讲读文章,本单元的主题或是追述自己人生道路上的难忘经历,或是展现名人伟人的一个生活侧面,揭示人生意义。初二的学生学习本文,有一定的难度,一是阅历较浅,二是心理不够成熟。不过我们也知道初中的学生正处于自我意识觉醒,青春叛逆时期,让他们了解名人,伟人的经历,理解他们的人格魅力和人生追求,可以唤起内心美好的情感,引导他们思考自己的追求二,说教学目标《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品质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本单元教学要求,要融入自己的生活体验,感悟课文的思想内涵,进而了解社会人生;要继续了解叙事性作品的文本特征,还要注意品味含义丰富的语句,所以根据课文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确定了以下三维学习目标:知识和能力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地朗读课文,理清思路,梳理线索。过程和方法目标:学习选取典型事件,抓住主要特征,表现人物高贵品质的写作方法;品味文章中富有感情色彩的语言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感受藤野先生的高尚品质和作者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本文篇幅较长,涉及的人和事较多,这就要求教师要从总体上把握课文,突出重点、难点,教学中始终要突出以学生为本位的思想根据这些实际情况及本文特点和新课标的要求,所以我设计的教学重点是:1、正确朗读,理清思路和线索,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2、了解藤野先生的高尚品质,并学习通过选取典型事例刻画人物的写法教学难点是:品味文章中富有感情色彩的语言,理解鲁迅先生弃医从文的思想转变过程三,说教法教师作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应“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因此,我准备采用启发式、讨论式、探究式等教学方式在课堂上尽可能多的制造语文学习的自由空间,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四,说学法新课程标准提出要“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与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课堂上的学法重点就在体验学习与探究上,因此我选用了如下学法:1、朗读法:学习中,指导学生多朗读,运用速读,精读、默读等阅读方法,让学生与课文进行多次接触,体会课文语言的韵味和作者的思想感情2、勾画圈点法:让学生勤动笔墨,积极读书3、讨论法: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参与,合作探究,解决问题五,说教学程序课前预习的设计在预习内容设计上,除了基本的疏通疑难字词,标自然段序号之外,结合本文的特点,围绕本文的教学重点之一:理清文章思路,我还设计了两个符合学生心理认知水平的预习问题。1,这篇文章的中心线索是如何展开的?是以藤野先生的活动还是以作者的思想发展过程为线索?2,文章分别写出作者三个不同地点的不同活动,这三部分是怎样连接起来的?启发学生通过读课文,查相关资料来解决问题。(一)导入新课多媒体出示问题“对于鲁迅和《朝花夕拾》,你了解多少?”,让学生结合文学常识的积累了解鲁迅先生的原名、籍贯、地位及代表作品,尤其是《朝花夕拾》回忆散文集的性质及本文创作背景。(这样设计目的是既让学生温习旧识,又为理解本文做情感铺垫。)(二)出示学习目标(三)检查预习1,预习交流分组交流,教师巡查了解预习情况并作简单点评。2,各小组根据分配的任务展示预习成果(这样可以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计划,坚持“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原则(四)合作探究:速读全文,重点研读鲁迅和藤野先生的交往部分。(通过预习环节中的问题整体感知文章结构,从而明确全文是以与藤野先生的交往为叙事线索的这是全文的一条明线。在这一环节则重点突破本课的另一个学习重点——了解藤野先生的高尚品质。要求学生带着以下问题速读第二部分“在仙台”。(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完成对课文的理解)(1)、在这一部分主要叙述了哪几件事?分别表现了藤野先生怎样的品质?用“从------中,我感受到藤野先生的-------”这样一个句式认识藤野先生的形象(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