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课时跟踪检测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32分)1.鸦片战争后,中国的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以下变化带有明显的政治色彩的是()A.“竞尚洋装”B.“断发”与不缠足运动C.西餐馆的出现D.西式洋房的出现解析:“断发”带有反清色彩,不缠足运动是维新派发起的反封建陋习的运动,带有资产阶级改良色彩,所以说“断发”与不缠足运动带有明显的政治色彩,故B项正确;A、C、D三项无法体现明显的政治色彩,排除。答案:B2.近代以来,上海、黄埔等繁华地段经营西装、洋服、时装等业的西装店共有140家。“风气所趋,人人好异”,服饰自成一派,称为“海派”。这一现象()A.是中国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产物B.说明上海居民普遍接受西方服饰C.源于辛亥革命彻底批判传统文化D.与上海经济发展和开放程度有关解析:材料反映的是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近代以来,上海、黄埔等地西装、洋服、时装流行,和西方入侵、受西方生活方式的影响有关,并不是中国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产物,排除A;B项中“普遍”表述不恰当,排除;C项中“彻底”过于绝对,排除;上海是中国最早开放的通商口岸,开放程度高,自然经济解体较早,近代经济发展快,故D项正确。答案:D3.(2018·黑龙江试验中学高一期中)1921年成都警察厅发布通令:“近日妇女每多剪发齐眉,并梳拿破仑、华盛顿等头式(流行的男式发型),实属有伤风俗,应予以禁止,以挽颓风……如敢固违,定以妇女坐法并处罚家长。”对此解读正确的是()A.剪发齐眉成为妇女的普遍选择B.男女平等思想逐渐深入人心C.新潮女性的行为冲击传统习俗D.处罚措施体现民国法治精神解析:剪发齐眉成为妇女的普遍选择,说明剪发齐眉影响到了全国各地,包括乡村和城市,但是材料仅仅提到成都妇女多剪发齐眉,故A项错误;男女平等思想近代中国一直在提倡,并没有深入人心,政府认为对妇女剪发齐眉有伤风化,不能体现男女平等,故B项错误;材料中,实属有伤风俗,应予以禁止,说明政府在限制该行为,体现当时妇女新潮行为冲击了传统习俗,故C项正确;政府的处罚措施没有法律依据,体现不了民国法治精神,故D项错误。答案:C4.社会各阶层的饮食和服饰绝不是无关紧要的,它们能反映当时的经济状况和社会思想等。以下衣、食信息对应反映的经济状况和社会思想不正确的是()A.长袍马褂/文明开放的社会心理B.中山装/民主共和的政治追求C.粮票/计划经济时期物资匮乏D.购物券/改革开放后商品丰富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长袍马褂是传统中国的象征,不能体现文明开放的社会心理,故而选A;其他选项呈现的对应是正确的,不符合题意。答案:A5.(2018·江西横峰、余干中学联考)1912年6月1日《大公报》载:“革命巨子,多由海外归来,草冠革履,呢服羽衣,已成惯常;喜用外货,亦不足异。无如政界中人,互相效法,以为非此不能侧身新人物之列。”这从根本上说明了()A.盲目效法成为当时报界的笑话B.辛亥革命推动了西装革履的流行C.西装革履成为革命与否的重要标志D.政治运动推动了社会生活的变迁解析:材料反映了辛亥革命后许多人受革命的影响喜爱穿着西装革履,这从根本上说明了政治运动推动了社会生活的变迁,故选D项;A项对材料理解错误,可排除;B项只讲到了材料的表面意思,可排除;C项说法错误,可排除。答案:D6.影响近代中国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因素很多,包括()①西方的侵略和西方文化的渗透②近代中国经济的发展③近代中国政局的变化④中国的改革开放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解析:1978年中国改革开放,与近代中国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无关,排除④;①②③都是影响近代中国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因素,故选A。答案:A7.“民国二十六年的一个黄昏,北平的一座四合院里,一位妇人正在烹制面包和洋葱炒鸡蛋。在准备好晚餐后,她在穿衣镜前,开始端详起丈夫购置的中山装。”这段描述中可以体现“中西合璧”风格的是()①中山装②穿衣镜③洋葱炒鸡蛋④四合院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知识迁移能力。“中西合璧”的意思是借鉴和吸收西方文化的合理成分,中山装、洋葱炒鸡蛋都是借鉴和吸收外来文化而形成的,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