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第12课鸦片战争课时作业岳麓版必修1学业达标1.某同学在探究清朝时期的历史时找到了清嘉庆帝时期的一幅漫画(下图)。该画反映了当时清政府实行的是(D)A.对外开放政策B.禁止鸦片政策C.文化专制政策D.闭关锁国政策【解析】本题考查释图能力和史论结合能力,依据图中的笼子和文字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画反映了清政府实行的闭关锁国政策。2.蒋廷黻在《中国近代史》中指出:协定关税和□□□□□□是我们近年所认为不平等条约的核心,可是当时的人并不这样看。□□□□□,在道光时代的人的眼中,不过是让夷人管夷人。“□□□□□”应为(D)A.五口通商权B.内地传教权C.最惠国待遇D.领事裁判权【解析】抓住材料中的关键信息“让夷人管夷人”,据此结合所学可知D项符合题意,因领事裁判权指一国通过驻外领事等对处于另一国领土内的本国国民根据其本国法律行使司法管辖权的制度。3.“就一般而言,历史事件随着时光流逝而意义日减。鸦片战争则不然,它是中国历史的转折。”这主要是因为中国(B)A.第一次被西方国家打败B.开始向近代社会演进C.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D.专制君权受到冲击【解析】题目考查的是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历史意义,是积极的方面,A、C两项是鸦片战争的消极影响,D项不能体现鸦片战争的“转折性”。4.(2017·温州)英国的鸦片商人从鸦片战争后签订的条约中,获得了“今后只服从本国的法律和规章,而不必受中国管辖”(基辛格《论中国》)的权利。这项权利严重破坏了中国的(B)A.关税主权B.司法主权C.领土主权D.贸易主权【解析】本题考查鸦片战争的相关知识,需要对鸦片战争中损害中国主权的识记和对领事裁判权的理解。依据材料“今后只服从本国的法律和规章,而不必受中国管辖”可知,反映的是英国通过《南京条约》在中国获得的“领事裁判权”,这一规定严重破坏了中国的司法主权,故B项正确。5.(2017·湖南六校联盟)民国学者蒋廷黻曾指出:“中国当初的目的全在禁烟,战争虽非偶然的,无历史背景的,然初不过因禁烟而起冲突,继则因冲突而起报复,终乃流为战争。”下列表述最符合材料观点的是(B)A.国人预料到禁烟会导致战争B.禁烟运动是鸦片战争的诱因C.英国蓄谋已久发动战争D.战争的主要原因是社会制度的差异【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鸦片战争。根据“然初不过因禁烟而起冲突,继则因冲突而起报复,终乃流为战争”说明禁烟是鸦片战争的诱因,故选B项;材料无法体现A、D两项;C项不是材料的主旨,排除。6.对于鸦片战争,有人称为中英战争,有人称为通商战争,也有人称为夷匪犯境。其中淡化了历史认识中价值判断的表述是(A)A.中英战争B.鸦片战争C.通商战争D.夷匪战争【解析】鸦片战争是英国为打开中国市场而发动的一场侵略战争,简单的把其认为是中英战争,掩盖了其侵略本质。故应选A项。7.(2017·赣州)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后,列强主动表示愿意协助清政府剿灭太平天国。当时新增的通商口岸包括九江、汉口、南京、镇江等地,太平天国主要活动区域包括九江、天京、苏州、杭州等地。据材料分析,列强“助剿”的主要目的是(D)A.划定长江流域为其“势力范围”B.保证列强在长江流域投资设厂权利C.攫取苏州和杭州等通商口岸特权D.确保能够在议定通商口岸倾销商品【解析】从材料中“当时新增的通商口岸包括九江、汉口、南京、镇江等地”“太平天国主要活动区域包括九江、天京、苏州、杭州等地”可以看出列强协助清政府剿灭太平天国的主要目的是确保在通商口岸倾销商品,所以D项符合题意。8.(2017·湖南六校联盟)鸦片战争之初,英国向中国提出直接正式平等交往的要求,没有任何结果。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外国公使要求驻京,咸丰欲以全免英国商品关税为条件,换取英法撤销这项要求。这反映出当时的清政府(B)A.极度反感英国的侵略行径B.固守传统的天下观C.了解英国来华的真实意图D.被迫接受自由贸易【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鸦片战争和第二次鸦片战争。从材料看出清朝不愿接受和西方平等交往的要求,坚持天朝上国的传统观念,故选B;A、C、D三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出来,排除。9.某史学家说:“对于西方的挑战,中国的反应之所以迟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