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史整合(二)中国近现代史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从不平等条约产生的那一刻起,清政府便开始了反抗斗争,但收效甚微。1917年8月,中国政府对德国和奥匈帝国宣战,并宣布在此之前中国与德、奥两国所有条约以及国际协议无效。1921年在华盛顿会议上,中国坚持斗争,加上美英反对日本独占中国的企图,日本同中国在会外签订了《中日解决山东悬案条约》及其《附约》,由此,山东问题终得以解决。苏俄政府因外交孤立,意欲拉拢中国,从1919年7月起,先后三次发表对华宣言。1924年在平等条件下中苏两国重订了新约,恢复了一定的平等权益。20世纪20年代中后期的北伐和国民革命的民族主义高涨,中国政府收回了汉口、九江等租界,和主要西方国家以及日本签订了关税新约,收回了关税自主权。不久,南京政府便首次自主地修订颁布了《海关进口新税则》。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中国正式对德、意、日宣战,同时宣布废止中德、中意、中日间所有旧条约。1943年,中国同英、美等签订了《关于取消在华领事裁判权及处理有关问题之条约》,之后陆续与其他在华享有各种特权的国家签订了类似的条约。至此,一百年来中国与西方国家所签订的不平等条约,皆告废止。——摘编自王建朗《中国废除不平等条约的历史考察》等材料二日本废除不平等条约分为四个时期:一、酝酿期:明治政府向列强表达修约意愿,并派使团赴欧考察和修约,但遭到拒绝。二、胶着期:19世纪70年代寺岛外务卿把修约重点放在修改关税上,因列强反对,进展缓慢。1880年井上馨出任外务卿后,把修约的重点放在治外法权上,关税仅是修改现行税率。并推行欧化政策和媚外外交,遭到民权人士的反对而下台。三、基本完成期:1888年新任外相大隈重信则采取较强硬的外交策略,以美、德、俄作为修约谈判的突破口,提出在与美、俄等国签订新约的5年后,废除领事裁判权,得到美、德、俄三国的同意。19世纪90年代,国际局势发生重大变化,英国对日政策发生根本性变化。1894年7月,日本同英国签订了《通商航海条约》,废除了领事裁判权,并部分收回了关税自主权。此后,其他列强先后同日本签订了类似的条约。四、最终完成期:1910年日本向各国发出修约通知,1911年美国带头与日本签订新条约,随后有关国家也纷纷与日本签订条约,表示放弃关税协定权。至此,日本修改不平等条约的任务宣告完成。——摘编自牛淑萍《近代日本修改不平等条约述论》(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中国能够废除不平等条约的原因。(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日两国修约特点有何异同。分析废除不平等条约给两国带来的意义。解析:本题考查近代中国能够废除不平等条约的原因、中日两国修约的异同点和意义,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信息的概括归纳能力和运用所学有关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1)近代中国能够废除不平等条约的原因,可以根据材料中的“1917年8月,中国政府对德国和奥匈帝国宣战,并宣布在此之前中国与德、奥两国所有条约以及国际协议无效”“日本同中国在会外签订了《中日解决山东悬案条约》及其《附约》,由此,山东问题终得以解决”“1924年在平等条件下中苏两国重订了新约,恢复了一定的平等权益”“20世纪20年代中后期的北伐和国民革命的民族主义高涨,中国政府收回了汉口、九江等租界,和主要西方国家以及日本签订了关税新约,收回了关税自主权”“1943年,中国同英、美等签订了《关于取消在华领事裁判权及处理有关问题之条约》,之后陆续与其他在华享有各种特权的国家签订了类似的条约”等信息概括归纳得出。(2)中日两国修约特点的不同,根据材料信息可以看出,中国废约持续时间长,日本时间短;从材料信息反映的中国在20世纪20年代收回关税自主权、20世纪40年代废除领事裁判权和日本的19世纪90年代废除领事裁判权、20世纪收回关税自主权来看,中国是先关税主权、后治外法权,日本是先治外法权、后关税主权。中日两国修约特点的相同点,根据材料信息可以看出,都通过政府努力、利用有利的国际形势以及两国人民的斗争。废除不平等条约给两国带来的意义,应当联系所学有关内容,从收回主权、洗刷耻辱、提高国家地位,对民族工商业的保护作用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