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氯、溴、碘及其化合物第1课时氯气的生产原理1.海水中食盐含量为4×1016t,我国从海水中提取食盐的年产量为1×107t。下列方法适合从海水中提取食盐的是()A.蒸馏法B.萃取法C.结晶法D.过滤法解析NaCl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采用蒸发结晶法提取。答案C2.人体缺钠会感到头晕、乏力,长期缺钠易患心脏病,并可以导致低钠综合症。在抢救大出血的危症病人时,常需静脉点滴输0.9%的氯化钠溶液(俗称“生理盐水”),这是由于人体血液的“矿化度”(即无机盐的相对含量)为0.9%。另有研究表明,30亿年前地表原始海水的矿化度即为0.9%。下列猜测或评论中,你认为不足取的是()A.人类祖先可能是从原始海洋中逐渐进化到陆地上的B.人体血液和原始海水的矿化度均为0.9%,这纯属巧合C.人体血液和原始海水之间可能存在着某些尚未被认识的关系D.人体血液仍然带有原始海水的某些印痕答案B3.已知KMnO4与浓盐酸在常温下反应能产生Cl2。若用图示的实验装置来制备纯净、干燥的氯气,并检验它与金属的反应。每个虚线框表示一个单元装置,其中有错误的是(不考虑①单元装置)()A.只有④处B.只有②处C.只有②和③处D.②③④处答案D4.实验室制取Cl2的气体发生装置,不需要的仪器是()A.长颈漏斗B.分液漏斗C.圆底烧瓶D.铁架台解析使用分液漏斗可以控制药品用量,不用液封只要关闭活塞就可以保证气密性,所以通常用分液漏斗而不是长颈漏斗。答案A5.将0.2molMnO2和50mL12mol·L-1盐酸混合后缓缓加热,反应完全后,再向溶液中加入足量AgNO3溶液,生成AgCl沉淀的物质的量为(不考虑盐酸的挥发)()A.等于0.3molB.小于0.3molC.大于0.3mol,小于0.6molD.以上结论都不正确解析n(HCl)=cV=50×10-3L×12mol·L-1=0.6molMnO2+4HCl(浓)=====MnCl2+Cl2↑+2H2O1mol4mol1mol0.2mol0.6moln(Cl2)二氧化锰过量,n(Cl2)=0.15mol,但当浓盐酸变成稀盐酸时,稀盐酸与二氧化锰不反应,所以n(Cl2)<0.15mol所以:反应后溶液中n(Cl-)>0.6mol-0.15mol×2=0.3mol,Cl-+Ag+===AgCl↓0.3mol0.3mol可得:n(AgCl)>0.3mol,n(HCl)=cV=50×10-3L×12mol·L-1=0.6mol,所以生成AgCl沉淀的物质的量是0.6mol>n(AgCl)>0.3mol。答案C6.如下图所示装置可以用来发生、洗涤、干燥、收集(不考虑尾气处理)气体。该装置可用于()A.锌和盐酸生成氢气B.二氧化锰和浓盐酸生成氯气C.碳酸钙和盐酸生成二氧化碳D.KClO3和MnO2生成氧气解析B、C、D三个选项要制取的气体的密度都比空气的大,不能使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而且,制取Cl2、O2需要加热。A制取H2,一般在启普发生器中完成,但此装置也可以完成制取反应,H2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答案A7.(加试题)用惰性电极电解未精制的饱和食盐水,食盐水装在U形管内。结果很快在某一电极附近出现食盐水浑浊现象。造成浑浊的难溶物主要是()A.碳酸镁B.硫酸钡C.氢氧化镁D.碳酸钡解析食盐中含有Ca2+、Mg2+等离子,Mg2+与电解产生的OH-作用产生Mg(OH)2沉淀。答案C8.将0.15mol的MnO2与过量的12mol·L-1的浓盐酸反应,和50mL12mol·L-1的浓盐酸与足量的MnO2反应两者产生的Cl2相比(其他反应条件相同)()A.一样多B.前者较后者多C.后者较前者多D.无法比较解析注意MnO2与浓盐酸的反应过程,当浓盐酸少量时,随着反应的进行,浓盐酸变成稀盐酸,稀盐酸与MnO2不反应,则依据化学方程式可知,0.15mol的MnO2与过量的12mol·L-1的浓盐酸反应,可产生0.15mol的氯气,50mL12mol·L-1的浓盐酸中HCl的物质的量为0.6mol,当MnO2足量时,HCl不能反应完全,则产生的氯气小于0.15mol,B选项正确。答案B9.氯碱工业生产中,每生产1tCl2,理论上应得到烧碱质量为()A.1.127tB.1tC.2tD.2mol解析设生成烧碱的质量为x,则2NaCl+2H2O=====2NaOH+Cl2↑+H2↑8071x1tx=1.127t。答案A10.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MnO2和浓HCl及如图装置制备Cl2。下列分析中不正确的是()A.A中可用分液漏斗代替长颈漏斗B.A中缺少加热装置C.B中盛放的NaOH溶液可以净化Cl2D.D中的导管口若连接倒置漏斗可防止倒吸解析本题考查Cl2的制备,旨在考查学生的实验分析与设计能力。氯气中混有氯化氢气体,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