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时间:30分钟一、选择题1.下表所列数据的变化,反映了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状况是()项目工矿企业数资本额棉纺织厂面粉厂1901~1911约650家1.4亿多11家39家1912~1919约1120家2.85亿54家176家A.面粉业已成为全国第一大工业B.中国近代工业仍以轻工业为主C.民族工业在民国初期快速发展D.中国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答案C解析材料中1912~1919年民族工业的工矿企业数量、资本额、棉纺厂、面粉厂都与之前相比有很大发展,说明民国初期民族工业发展较快,故C项正确。A、B两项以偏概全,排除;D项材料没有体现,且史实错误,排除。2.张謇曾说:“我们儒家,有一句扼要而不可动摇的名言‘天地之大德曰生’。这句话的解释,就是说一切政治及学问最低的期望,要使得大多数的老百姓,都能得到最低水平线上的生活。”因此,他把自己创办的纱厂命名为“大生”。从这个角度看近代民族资本主义企业()A.发展民族工业,救亡图存B.应大力发展重工业C.以轻工业为主,注重民生D.以“自强”“求富”为旗号答案C解析材料反映出中国近代民族企业以满足民生为主要目的,是以轻工业为主。故C项正确。3.1922~1926年,江苏省有5家新面粉厂成立,而倒闭者则达7家;天津的10家面粉厂有4家倒闭,其余6家屡经改组仍难以维持;东北的面粉厂则由原先的近30家减至十几家。造成这一局面的主要原因是()A.外国资本主义卷土重来B.北伐战争兴起,局势动荡不安C.官僚资本主义的挤压D.民族资本主义先天不足,后天畸形答案A解析据材料“1922~1926年”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主要原因是外国资本主义卷土重来,故A项正确;北伐战争发生于1926年,时间上与材料不符,故B项错误;官僚资本主义产生于1927年以后,故C项错误;材料无法体现民族资本主义先天不足,后天畸形,故D项错误。4.广告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反映历史:“大国耻,用人民的血来洗,小国耻,用五洲固本皂来洗。”“国货运动”在当时号称“文明排外”,产生的主要影响是()A.促进民族工业的发展B.盲目排外,影响了学习外国技术C.引起了外国武力干涉D.强化了民众的极端民族主义答案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问题的理解能力。提倡国货的爱国运动为民族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国内市场,为民族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契机。因此A项正确,B、C、D三项说法错误。5.1935年国民党五届一中全会通过的《确定国民经济建设实施计划大纲案》,明确了“建设国民经济,必须为全盘之统制”的政策。该政策()①受国家干预经济思潮影响②消除了列强经济压迫③有利于构建战时经济体制④遏制了官僚资本势力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答案A解析分析材料可知,题干中的“全盘之统制”与国家干预相符,①正确。国民经济建设运动促进了经济发展,有利于国家对经济的控制,再结合1935年的国内、国际形势可判断③正确。②“消除了”的说法不符合史实。④中“遏制了”的说法错误,应为“有利于”。排除所有含②④的选项,故正确选项为A。6.据国民政府经济部1942年的统计,国统区共有工厂3758家,其中四川一省即达1654家,占全部工厂总数的44%。对这一现象理解正确的是()A.民族资本企业增长迅速B.四川人办实业风气盛行C.欧洲加大对四川的投资D.抗战爆发,大量工厂内迁答案D解析由题干中“1942年”这一关键时间信息可知,当时正处于抗日战争时期,国统区特别是四川省工厂数的增加,主要是由于大量民族工业内迁。故选D项。7.把握事物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是历史学习的重要能力。若用下列词句来概括20世纪40年代后期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状况,准确的是()A.“小荷才露尖尖角”B.“忽如一夜春风来”C.“脱胎换骨获新生”D.“荷尽已无擎雨盖”答案D解析“荷尽”比喻解放战争期间即“20世纪40年代后期”,中国民族资本主义遭受帝国主义和国内官僚资本主义的残酷打击,陷入绝境,故D项正确。8.当西方和平降临之时,却是中国内战爆发之际;当西方开始重建之际,却正是中国内战加剧之时;当西方经济恢复发展之时,中国经济却走向崩溃。此时导致“中国经济却走向崩溃”的原因是()A.世界经济大危机B.国民政府的掠夺C.中苏关系的恶化D.西方世界的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