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跟踪检测(一)百家争鸣一、选择题1.孔子家的马厩失火,孔子退朝回家,问人是否受伤,而不问马。此事反映了孔子的什么思想()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B.克己复礼C.仁者爱人D.民贵君轻解析:选C孔子首先关心人的安危而不是自己的财产,反映的是他对他人的仁爱之心。2.孟子是战国时期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下列主张中,由他提出的是()A.“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B.“不期修古,不法常可”C.“制天命而用之”D.“兼相爱,交相利”解析:选A“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孟子的仁政思想的体现,故A项正确;“不期修古,不法常可”是法家韩非提出,故B项错误;“制天命而用之”是荀子的观点,故C项错误;“兼相爱,交相利”是墨家的“兼爱”思想,故D项错误。3.《尚书·酒诰》云:“人无于水监(照镜子),当于民监。”这句话体现的思想是()A.兼爱尚贤B.主权在民C.以民为本D.道法自然解析:选C“人无于水监(照镜子),当于民监”大意为:统治者不要把水当做镜子,而要把人民当做镜子。这体现了以民为本的思想,故选C项。4.下表列举了中国古代某思想流派的一些特征。据此推断该流派是()●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在中国长期存在,对中国思想发展影响深远●其思想主张既注重个人修养,也可用作治国●在中国古代政治史上有过极短暂的辉煌A.儒家B.法家C.墨家D.道家解析:选D墨家是战国时期产生的,法家不注重个人修养,儒家长期在中国古代政治史上占据统治地位,故A、B、C三项皆排除。5.“信奉者应抛弃志向,避开荣誉和责任,在沉思冥想中回归大自然。理想的臣民有粗大的骨胳、强壮的肌肉和空空如也的脑袋。”材料反映的这一思想流派的核心主张是()A.以法治国B.克己复礼C.无为而治D.兼爱非攻解析:选C由“回归大自然”,可知是道家学派的思想主张。A项是法家思想;B项是儒家思想;C项是道家思想;D项是墨家思想。6.“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上述中国古代著名诗句反映了崇尚自然的()A.儒家思想B.道家思想C.法家思想D.墨家思想解析:选B结合所学,道家学派崇尚自然。如庄子主张“齐物”,即人与天地万物为一的精神境界,从而逍遥自得。故B项正确。7.战国时期有人提出:“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无先王之语,以吏为师。”这句话反映的是()A.儒家的思想B.道家的思想C.墨家的思想D.法家的思想解析:选D本题考查对战国时期主要思想学派的把握,关键是要抓住各派思想的核心主张。题干中“以法为教”“以吏为师”强调的是“以法治国”,是法家的思想主张,故选D。8.先秦某思想家曾言:“人主之大物,非法即术也。法者编著之图籍,设之于官府,而布之于百姓也。术者藏之于胸中,而潜御群臣者也。”这位思想家最有可能是()A.荀子B.韩非子C.庄子D.墨子解析:选B依据材料中“法”“术”等信息,结合所学可知是法家的思想,故B项正确。9.有学者在评论战国时期某一学派时指出:他们的主张,由同情心立脚,但绝对不认亲疏远近的分际,所以最重要的精神在兼爱和非攻。这一学派的代表人物是()A.孟子B.庄子C.墨子D.韩非子解析:选C根据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战国时期”和“兼爱和非攻”,可判断出这一学派为墨家,故C项正确。10.为响应党中央厉行节约的号召,许多学校加入到反对“舌尖上的浪费”的“光盘行动”中。早在战国时期,某一思想流派在提出“兼爱”“非攻”的同时,就倡导“节俭”“节用”。该思想流派的创始人是()A.老子B.墨子C.荀子D.韩非子解析:选B由“兼爱”“非攻”“节俭”“节用”可知是墨家的思想主张,创始人是墨子,故选B。11.胡适说:“吾意以为诸子自老聃、孔丘并于韩非,皆忧世之乱而思有以拯救之,故其学皆应时而生。”据此可知()A.韩非是儒道思想的集大成者B.诸子以恢复西周统治为目标C.诸子百家是时代发展的产物D.诸子学说是他们谋生的手段解析:选C材料中“其学皆应时而生”说明诸子学说是适应时代发展需要而出现的,故选C。韩非是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A项错误;诸子并非都以恢复西周统治为目标,B项错误;诸子学说是他们实现政治抱负的手段,D项错误。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