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学习方法一、学习的根本规律——思路清晰1、简单学习——侧重知识点的学习——理解、记忆、练习;2、系统学习——归纳总结——骨架、整理、充实;完整的学习是1和2的结合。二、如何使用根本规律学习:1、难题:知识点多、知识跨度广;2、解题过程:建立各知识点之间联系的过程;3、不会解题:断点;4、要系统学习:心中有一盘整体的棋;三、如何进行系统学习:1、建立知识骨架;2、为骨架填充血肉;3、找出各部分纵横方向之间的联系四、系统学习的完整过程:1、画出完整的知识结构图;2、把这个图中的知识点和具体学习内容联系起来(填充血肉);将这个相互联系的知识系统整体移植到大脑中。重庆市九龙坡区2018-2019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教育质量全面监测试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注意..:本试卷分Ⅰ卷和Ⅱ卷,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交卷时只交答题卡!2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O16第Ⅰ卷(选择题共42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1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2分。每小题均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2018年10月22日,中国科学家王中林院士获世界能源领域最高奖—被誉为“能源界诺贝尔奖”的埃尼奖(EniAward),以表彰他在纳米发电机和海洋“蓝色能源”技术领域对世界能源发展做出的重大贡献。下列与海洋能一样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A.氢气B.煤C.石油D.天然气2.我们主要从三个方面讨论一个化学反应的原理,其中不属于这三个方面的是A.反应进行的方向B.反应的快慢C.反应进行的限度D.反应物的颜色3.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是强电解质,后者是弱电解质的是A.NaCl、BaSO4B.HCl、NaHSO4C.KNO3、CH3COOHD.NH3·H2O、H2SO44.控制变量法是化学实验的常用方法之一。下图实验探究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是A.浓度B.温度C.催化剂D.固体质量5.我国成功实现持续开采可燃冰。可燃冰是天然气和水在海底300m-3000m的深度形成的固体,可表示为mCH4·nH2O。下列哪个条件不是形成可燃冰必须具备的A.低压B.低温C.高压D.充足的CH4来源6.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下列溶液中,c(NH4+)最大的是A.NH4ClB.CH3COONH4C.NH4HCO3D.NH4HSO47.pH值相等的盐酸(甲)和醋酸(乙),盐酸与醋酸浓度的大小关系是A.甲=乙B.甲>乙C.甲<乙D.不确定8.下列实验事实或数据能说明次氯酸为弱电解质的是A.次氯酸具有漂白性B.常温时,次氯酸水溶液的pH<7C.次氯酸不稳定,易分解D.0.001mol?L-1HClO溶液的pH=59.常温下将pH=8的NaOH溶液稀释1000倍,稀释后溶液中c(Na+)与c(OH-)之比接近A.1:1B.1:102C.102:1D.1:10310.下列实验现象不能充分说明相应的化学反应是放热反应的是50℃水10℃水2g镁条5mL1mol/L盐酸3选项ABCD反应装置或图像实验现象或图像信息反应开始后,针筒活塞向右移动反应开始后,甲侧液面低于乙侧液面温度计的水银柱上升反应开始后,气球慢慢胀大11.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A.pH=1的溶液中:Fe2+、NO3-、SO42-、Na+B.由水电离的c(H+)=1×10-14mol?L-1的溶液中:Ca2+、K+、Cl-、HCO3-C.c(H+)/c(OH-)=1012的溶液中:NH4+、Al3+、NO3-、Cl-D.c(Fe3+)=0.1mol?L-1的溶液中:K+、CO32-、NO3-、SCN-12.下列有关化学符号表征正确的是A.电解法精炼铜,阴极电极反应:Cu2++2e-==CuB.H2S在水溶液中的电离:H2S2H++S2-C.甲烷的燃烧热为890.3kJ·mol-1,则甲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CH4(g)+2O2(g)==CO2(g)+2H2O(g)ΔH=-890.3kJ·mol-1D.碳酸钠水解的离子方程式:CO32-+2H2O2OH-+H2CO3413.某反应由两步反应ABC构成,它的反应能量曲线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两步反应均为吸热反应B.三种化合物中C最稳定C.A与C的能量差为E4D.AB反应,反应条件一定要加热14.下列事实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A.工业制硫酸在二氧化硫催化氧化时采用高温来提高单位时间SO3的产量B.合成氨工业中使用铁触媒做催化剂来加快反应速率C.用饱和食盐水来除去氯气中氯化氢杂质D.对于2HI(g)H2(g)+I2(g),达平衡后,缩小容器体积可使体系颜色变深15.2018年10月24日港珠澳大桥正式通车。深埋在海水中的钢管桩易发生腐蚀,但中科院金属研究所研发的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