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难点分析、解决措施及方案优化【难点分析】1、项痹病手法治疗不同医师既往掌握的手法技巧各不相同疗效差异也较为明显。对于病情相似的患者不同医师采取的不同治疗手法在疗效不统一的同时引起患者对治疗医师的信任度下降。2、针灸治疗同样存在不同医师选穴的不同导致临床治疗效果存在差异。3、部分项痹病急性期的患者通过单纯应用综合中医保守疗法症状改善不显甚至无效颈肩部疼痛明显严重影响生活质量。4、部分患者综合治疗效果改善仍然有限住院周期较长治疗手段及方式上相对不够丰富是其中的一个原因。5、部分项痹病眩晕的高龄患者合并有高血压虽然口服降压药物血压控制平稳但眩晕症状应用综合治疗仍改善不显。【解决措施及方案优化】1、手法治疗的统一性必须尽快落实。以继承为基础以创新为特色依托宋氏手法为蓝本规范化、标准化、统一化科室医师的手法尽可能减少手法差异保证治疗效果的提升。同时提倡医师个人特色手法的附加治疗进一步扩大临床疗效。2、针灸治疗同样需统一规范化。结合各医师的特点及经验拟定出适合我科的针灸治疗选穴标准。3、强调中西医结合治疗在应用综合中医疗法的同时服用非甾体类消炎药如布洛芬、芬必得、洛芬待因等消除缓激肽、前列腺素等止痛物质实现短时间改善疼痛症状效果提高患者治疗满意率。4、进一步引进各种物理治疗仪器引进新的治疗方法初步计划年度内引入套管针刀治疗由专家亲自示范指导临床医师学习操作并在科室内推广试行。5、引进中药足浴治疗。通过制定科室足浴协定处方应用于患者以全息理论为指导中药泡足舒筋通络刺激足底相关反射区的同时引火下行实现眩晕症状的改善2010难点分析、解决措施及方案优化【难点分析】1、项痹病急性期时许多患者颈肩部剧痛难忍夜间明显甚则颈肩部不能触物尤其是颈椎间盘突出引起的根性痛多数患者院外单纯中医治疗疼痛缓解不显甚则有加重趋势。应用非甾体类消炎止痛药后疼痛仍较明显。2、部分项痹病患者的眩晕症状在临床上改善困难彻底消除不易尤其是伴交感症状或更年期女性而且现代人生活压力较大长期坐位办公人群颈肩部疾病的同时多伴有焦虑或抑郁精神症状使得眩晕的改善更加棘手。3、部分颈肩部肌肉沉紧僵硬如铁板的患者针灸治疗配合手法治疗患者短时间肌肉松弛明显治疗结束后反弹严重翌日再次手法时肌紧张明显。4、项痹病患者由于病位较深或者前期治疗不当导致受累神经支配区有感觉过敏或迟钝病程长者可出现肌肉萎缩。【解决措施及方案优化】1、项痹病急性期患者多配合应用非甾体类消炎药芬必得、洛芬待因等但对于脊髓轻度压迫的患者必要时配合应用激素加强龙40mg入NS100ml静点3日以求短期尽快缓解疼痛改善生活质量。2、针对更年期项痹病或有精神症状的患者出现的头晕我们强调中药辩证的进一步精、细、准在出具具体方药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到患者合并精神因素对疾病的影响在方药里适当加入香附、玫瑰花、木香、陈皮等疏肝理气之品。3、手法治疗及针灸、西药无法有效的在间歇期维持疗效因而此期间需通过中药外用进行疗效巩固。从方便性而言膏药应作为首选。在应用膏药外用的同时必须告知患者时刻警惕皮肤过敏目前多数膏药中放置辣椒碱等刺激挥发类物质应防止皮肤多度刺激起泡。4、在常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给予针刀疗法以松解粘连缓解挛缩。2011难点分析、解决措施及方案优化【难点分析】1、部分项痹病患者应用膏药外敷后感觉颈部酸痛症状改善不显甚或无效。部分患者描述没有任何感觉。膏药的合理使用及辩证使用应该引起足够重视。2、项痹病治疗的效果仍需进一步加强中医特色仍不够浓厚。3、部分项痹病患者伴有肩臂肌肉萎缩、肢体无力短期内常难以取效。4、颈性眩晕复发率高连续发病间隔时间无明显规律可循。我科自拟“颈眩汤”对于缓解眩晕症状有着良好的效果且药物安全性好费用低廉。但由于中药口感较差患者煎煮不便携带不便影响其广泛及长期应用。【解决措施及方案优化】1、中医的精髓在于辩证论治部分医者认为膏药的作用只有一种活血化瘀。实际上膏药由于使用的中药成分不同其适应症也是有一定的区别。如云南白药膏对于因跌打外伤引起的疼痛应用效果较好而千山活血膏则对于因风寒湿气痹阻经络引起的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