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中语文(必修二)文言文复习练习题《兰亭集序》习题1.下面各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A.诞(dàn)癸(kuí)殊(shú)峻(jùn)B.殇(shāng)稽(jī)骸(hái)晤(wù)C,悼(dǎo)禊(xì)骋(chěng)契(qì)D.嗟(jiē)觞(shāng)湍(tuān)曲(qǔ)水2.下列词语中加粗字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群贤毕至(全)少长咸集(都)茂林修竹(修整)清流急湍(急流的水)B.畅叙幽情(幽深内藏)人之相与(交好)崇山峻岭(高)暂得于己(短暂,一时)C.感慨系之(附着)修短随化(变化)终期于尽(至,及)向之所欣(过去,从前)D.喻之于怀(比喻)其致一也(情趣)列坐其次(排列)列叙时人(一个个地)3.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趣舍万殊,静躁不同B.后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C.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D.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4.下列句中加黑词语与现代汉语语义相同的一项是()A.引以为流觞曲水B.列坐其次C.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D.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5.与例句中加粗的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例句:或取诸怀抱。A.亮身率诸军攻祁山。B.投诸渤海之尾C.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有诸?D.告诸往而知来者。6.运用了“对偶”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天朗气清,惠风和畅B.崇山峻岭,茂林修竹C.清流激湍,映带左右D.人之相与,俯仰一世7.给下列各句加黑词选择恰当的义项①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A.原因B.凭借C.就着D.由于②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A.修饰B.整治C.高,长D.美好③曾不知老之将至()A.竟B.曾经C.重叠D.连⋯⋯都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A.朝向B.奔向C.从前D.假如8.对下列句式判断正确的是()①岂不痛哉②死生亦大矣③当其欣于所遇④则与斗卮酒A.①感叹句②感叹句③宾语前置句④陈述句B.①反问句②判断句③介宾结构后置④省略句C.①反问句②判断句③陈述句④宾语前置句D.①感叹句②反问句③介宾结构后置④省略句9.下列句子翻译错误的一项是()A.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译文)就着自己所爱好的事物,寄托自己的情怀,不受拘束,放纵无拘地生活。B.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译文)面对古人那些文章我总是感叹悲伤,可总是不能表达出来。-2-C.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译文)原先兴盛的,转眼之间,已成为旧迹。D.固知一死生为虚诞。(译文)本来知道把死和生等同起来的说法是不真实的。10.对“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的含义理解最确切的一项是()A.后来者读这次集会的诗文,也会产生感慨。B.后来的人读我的文章,也会由此而产生很多感想。C.后世的读者读这次集会的诗文,也会与我有同感。D.后世的读者读我的文章,也会被我的文章所感动。11.判断下列各句对错,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语段节选自《晋书‘王羲之传》,是一篇书序。序,古代文体的一种,大多用以题赠,或作为著述的前言。本语段内容突出了书序的特点。B.本语段一开头就出现了一个阔大的境界:“人之相与,俯仰一世”。但这并不显得突然:“人之相与”,指人际交往,是个普遍性命题,也包括这次兰亭之会在内;“俯”“仰”二字在这里用的是它们合义,表示时间过得很快。这包含着人怎样在人群中度过一生这一问题,由此而引发作者的感慨,可谓自然之极。C.“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这种人人都有的情怀说明了—个事实:不管生活方式有怎样的不同,人总是留恋于生活中那些美好的事物,也就是留恋于有生之乐。D.“死生亦大矣”,是作者的基本观点,作为书序,以此来概括一篇之意,这正是本文作者见解高远之处。《赤壁赋》习题一.指出下列各句中的划线词与例句中的加点词含义或用法相同的句子。1.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A.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B.赵尝五战于.秦。C.寄蜉蝣于.天地。D.其势弱于.秦。2.西.望夏口,东望武昌()A.月明星稀,乌鹊南.飞。B.方其破荆州、下.江陵。C.任意东.西。D.顺流而东.也。3.侣.鱼虾而友麋鹿。()A.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B.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C.月明星稀,乌鹊南.飞。D.抱.明月而长终。4.指出下列各句中句式与画线句句式相同的句子。何为其然也?()A.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B.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