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才之路】高中语文4推荐作品1西门豹治邺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一、课内双基1.下列加点词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邺(yè)令疾(jí)苦廷掾(yuán)B.赋敛(liǎn)间(jiàn)居斋(zhāi)戒C.缇(tí)绛豪长(zhǎnɡ)单(dān)衣D.簪(zhān)笔磬(qìnɡ)折好醜(chǒu)【答案】B(A掾:yuàn,C单:chán,D簪:zān)2.下列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问民之所疾苦形容词活用作动词,感到痛苦B.间居斋戒单独居住C.西门豹簪笔磬折用毛笔作簪子D.相比近邻近,比:挨着【答案】C(解释见注释)3.下面句子中的“且”字,意义相同的两项是()A.叩头且破。B.且留待之须臾。C.且至驰道合三渠为一桥。D.且放白鹿青崖间。【答案】BD(A并且,BD暂且,C将)4.下列句子中的“为”字,和例句意义相同的一项是()例:苦为河伯娶妇。A.云是当为河伯妇。B.为治斋宫河上。C.且至驰道合三渠为一桥。D.以为西门君所为也。【答案】B(例句和B都当“替,给”讲)5.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A.B.C.D.【答案】A(A都当“居住”讲,B①语气词,不译,②说,C①介词,表时间,②动词,跟随,D①是一个词,认为,②是两个词,中间省略“之”,“以”当“因为”讲。“为”当“是”讲,“以(之)为”意思是“因为它是”)6.下列句子中的“之”字,称代对象相同的一项是()A.B.C.D.【答案】C(两个“之”都是指大巫妪)7.下列句子句式相同的两项是()A.西门豹为邺令。B.其巫,老女子也。C.是女子不好。D.巫妪、弟子,是女子也。【答案】BD(BD都是判断句,D中的“是”当“这”讲,“是女子也”的意思是:这些人(是)女子)8.对下列句子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魏文侯时,西门豹为邺令。一开头就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的身份。B.豹往到邺,会长老,问之民所疾苦。这是西门豹上任后做的第一件事情。简短的语句,表现了西方豹杰出的政治才能。C.西门豹簪笔磬折,向河立待良久。西门豹表现出对河神的无限敬畏,可见西门豹并非不信奉河神,只是和其他人有所不同罢了。D.豹曰:“民可以乐成,不可与虑始。今父老子弟虽患苦我,然百岁后期令父老子孙思我言。”这几句表现了西门豹的深谋远虑和见识远大。【答案】C二、语段精读阅读下面语段,然后回答问题。魏文侯时,西门豹为邺令。豹往到邺,会长老,问之民所疾苦。长老曰:“苦为河伯娶妇,以故贫。”豹问其故,对曰:“邺三老、廷掾常岁赋敛百姓,收取其钱得数百万,用其二三十万为河伯娶妇,与祝巫共分其余钱持归。当其时,巫行视小家女好者,云是当为河伯妇,即娉取,洗沐之,为治新缯绮縠衣,间居斋戒;为治斋宫河上,张缇绛帷,女居其中。为具牛酒饭食,行十余日,共粉饰之,如嫁女床席,令女居其上,浮之河中。始浮,行数十里乃没。其人家有好女者,恐大巫祝为河伯取之,以故多持女远逃亡。以故城中益空无人,又困贫,所从来久远矣。民人俗语曰‘即不为河伯娶妇,水来漂没,溺其人民’云。”西门豹曰:“至为河伯娶妇时,愿三老、巫祝、父老送女河上,幸来告语之,吾亦往送女。”皆曰:“诺。”9.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豹问其故缘故B.云是当为河伯妇判断动词,是C.为治新缯绮縠衣制做D.为具牛酒饭食准备【答案】B(“是”:代词“这”)10.下列句子中补出的省略成份,不正确的一项是()A.以(之)故贫B.为(之)治新缯绮縠衣C.今女居(之)其上D.浮之(于)河中【答案】C(“居”后省略“于”字)11.下面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西门豹到邺后,就“会长老,问之民所疾苦”,表现了务实的工作作风。B.从长老所述为河伯娶妇事可以看出,官府和地方迷信势力勾结,不仅搜刮百姓钱财,还严重危害百姓女子的生命。C.“城中益空无人”“又困贫”可见西门豹做邺令时邺地的荒凉萧条。D.西门豹听了长老所述后,“吾亦往送女”,他是想去看个究竟,然后再想对策。【答案】D(此时他已有了主意)1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