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石潭记》学案备课时间:2011.9.20参与人:八语教师执笔人:苏桂云学习目标:知识和技能:掌握记叙的顺序学习综合运用多种技巧,细致真切地描写事物的方法,培养学生有意观察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学习文言文,侧重阅读,要反复读,熟读成诵;疏通文意,整体感知课文内容。通过推敲、揣摩、品味文中词语和句子,概括小石潭的特点。在内容探究上,要学生分析作者写景的目的,从而领悟作者要抒发的情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作者贬官失意后的孤清之情。在写作训练中,要指导学生学习古人叙事抒情的方法,可以采用学生自学,协作讨论,教师启发点拨等方法完成该文的学习任务。3、态度情感价值观:体会作者笔下永州小石潭的优美景色,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学习重点、难点:1.重点:①掌握记叙的顺序。②学习综合运用多种技巧,细致描写事物的方法。2.难点:树、石、水、鱼特点及对它们的准确描写。解决方法:学生自读,从书上勾画出来。3.疑点:文章结尾部分感情基调为何与前不同?学习过程:五课时课堂类型:新授二次备课记录第一课时一、导入:杜甫曾有诗云:“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可见,景与情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柳宗元被贬永州时曾写过永州八记,寄情山水,落笔不俗,视角独特,如一幅优美的山水画展现在我们面前。今天,我们就一同欣赏他的八记之一《小石潭记》。二、出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并运用四边教学法逐一完成。1、了解柳宗元2、了解写作背景3、了解本文的体裁4、准确流利的朗读课文目标一:了解柳宗元师导学:生自学:交流展示:1柳宗元(773年—819年),柳宗元是我国唐朝著名的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字子厚,世称“柳河东”,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汉族,祖籍河东(今山西省.永济市)。与唐代的韩愈、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和曾巩,并称“唐宋八大家”。与韩愈共同倡导唐代古文运动,并称为“韩柳”。与刘禹锡并称“刘柳”。与王维、孟浩然、韦应物并称“王孟韦柳”柳宗元出身于官宦家庭,少有才名,早有大志。早年为考进士,文以辞采华丽为工。贞元九年(793)中进士,十四年登博学鸿词科,授集贤殿正字。一度为蓝田尉,后入朝为官,积极参与王叔文集团政治革新,迁礼部员外郎。永贞元年(805)九月,革新失败,贬邵州刺史,十一月柳宗元被贬永州司马(任所在今湖南省永州市零陵区),在此期间,写下了著名的《永州八记》(《始得西山宴游记》《钴鉧潭记》《钴鉧潭西小丘记》《小石潭记》《袁家渴记》《石渠记》《石涧记》《小石城山记》)。元和十年(815)春回京师,不久再次被贬为柳州刺史,政绩卓著。宪宗元和十四年十一月初八(819年11月28日)卒于柳州任所。交往甚蕃,刘禹锡、白居易等都是他的好友。柳宗元一生留诗文作品达600余篇,其文的成就大于诗。骈文有近百篇,散文论说性强,笔锋犀利,讽刺辛辣。游记写景状物,多所寄托。哲学著作有《天说》《天对》《封建论》等。柳宗元的作品由唐代刘禹锡保存下来,并编成集。有《柳河东集》。目标二:了解写作背景师导学:知人论世,我们了解了写作背景,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解读文本。《小》写于柳宗元被贬永州期间,是《永州八记》之一。永州是今天的湖南零陵,当时是荒蛮之地,非常落后。柳宗元在永州整整待了10年,日子过得非常清冷孤寂,但却写下了很多优秀的诗文。)柳宗元于唐顺宗永贞元年(公元805年)因拥护王叔文的改革,被皇帝贬为永州司马,王叔文被害。柳宗元贬官之后,政治上的失意,使他为排解内心的愤懑之情,常常不避幽远,寄情于山水,伐竹取道,探山访水。所幸永州的大自然待他不薄,奇形怪异的潭水、小丘、石渠、山涧纷至沓来,美不胜收。并通过对景物的具体描写,抒发自己的被贬后无法排遣的忧伤凄苦的思想感情,成为后世写作山水游记的楷模。此间共写了8篇知名的山水游记,后称《永州八记》。在第一篇《始得西山宴游2记》中作者这样记述当时的心情:“自余为僇人,居是州,恒惴栗。”《小石潭记》中景语即情语,“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处的描写,情景交融,很好地说明了这一问题。《小石潭记》原题为《至小丘西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