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单元日本明治维新训练1从锁国走向开国的日本1.1853年前的日本与1840年前的中国的相似之处有()①封建制度处于没落时期②统治者实行闭关锁国政策③出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④面临西方殖民主义的威胁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2.观察下图,通过图中人物的装束和姓氏,他最有可能是()德川家康A.日本天皇B.幕府将军C.著名武士D.普通农民3.向将军、大名贷款,出钱购买武士身份,或直接参与藩政,这些历史现象说明日本商人、资本家和新兴地主()A.已成为推动改革的政治势力B.要求摆脱封建束缚,发展资本主义C.不满幕府统治,要求改革社会现状D.经济实力增强,要求提高政治地位4.下列对日本锁国政策的评价,不正确的是()A.一定程度上抵制了西方殖民势力的渗透B.完全隔断了日本与世界的联系C.造成了日本的落后D.其根本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5.19世纪前期,从根本上动摇了日本幕府封建统治基础的因素不包括()A.封建社会经济衰落B.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C.阶级矛盾的激化D.西方列强的侵略6.在西方入侵的影响下,为日本明治维新奠定基础的因素不包括()A.原材料的大量出口使生产技术和经营形式不断改进B.一些有识之士购买机器,建立工厂C.部分大名改革自强,促进社会经济发展D.西方大量商品倾销日本,黄金外流7.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各地农村里,称作上田的肥沃土地,都在富人手里,在穷人手里的,只有收成……不好的下田至于连下田都已丧失的人家,只能去做佃户。……材料二这些商人日日夜夜地赚钱获利,聚积着财富家中陈设的华丽以及生活的……奢侈,倾笔难尽商人已不把农民放在眼中,甚至于已有超凌武士身价的大豪杰了。材料三武士们衣饰讲究,酒食丰厚,居住华丽,手中的财产就愈来愈少,尤其是身心……因而衰弱,忠诚也日益减退有些武士染上了商人习气,不知仁义廉耻为何物。——武阳隐士《世事见闻录》请回答:(1)据材料,概括日本的社会经济状况。(2)据材料,日本社会的阶级关系发生了怎样的深刻变化?这种变化反映的本质问题是什么?(3)“……材料中关于武士忠诚也日益减退有些武士染上了商人习气,不知仁义廉耻为何”物的认识是否正确?为什么?8.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16世纪时,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来到日本,同日本发展贸易。17世纪初,荷兰和英国也同日本建立了贸易联系,同时天主教也传入日本,信徒一度达到几十万之众。德川幕府感到自己的统治受到威胁,在17世纪30年代连续五次颁布锁国令,严格限制对外贸易活动。材料二西方商船把大量的商品运进日本外国商人检验日本出口的生丝请回答:(1)据材料一,德川幕府实行锁国政策的主要原因有哪些?(2)材料二反映的社会现象是什么?答案1.D2.B3.D4.B5.D6.D7.(1)封建领主经济开始瓦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逐渐形成并得到发展。(2)变化:新兴地主出现,商人逐渐成为一种政治力量;武士阶层走向没落,要求改变现状,他们由维护封建统治的支柱变成一支反对幕府的力量。本质问题:日本封建社会走向解体。(3)不正确。作者没有看到资本主义因素对封建社会产生冲击的进步性,而是站在守旧的立场上只看到了它的某些消极因素。8.(1)阻止西方社会采取经济和宗教手段向日本社会渗透,以维护幕府的统治。(2)日本成为西方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3)锁国政策造成了日本的落后,步入近代,日本已无力阻挡西方的经济渗透和侵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