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训练14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一、选择题1.“清末的一首打油诗云:洋帽洋衣洋式鞋,短胡两撇口边开。生平第一伤心事,碧眼生”成学不来。该诗反映了当时()A.服饰的西化B.洋货倾销中国C.社会上的崇洋现象D.学习西方的迫切愿望2.服饰的变化折射出时代的变迁。下列有关鸦片战争后我国服饰变化的情况正确的是()A.西式服饰的传入使中国传统服饰退出历史舞台B.清政府迫于形势对军服进行了改革C.中山装和旗袍是传统的中国服装D.西方服饰的传入有利于中国社会的进步3.“徐珂《清稗类钞》记述:先由男子陈志愿于父母,得父母允准,即延介绍人约期订邀”男女会晤,男女同意,婚约始定。这反映晚清婚俗的变化是()A.媒妁之言控制婚约缔定B.婚姻尊重当事人的意愿C.婚姻听凭父母安排D.婚姻仪式简约文明4.“”有人将辛亥革命后中国的某些变化戏称为头上和脚上的变化,从社会习俗变迁的角度来看,主要反映的是()A.辛亥革命后,中山装的流行B.辛亥革命后,剪辫易服和废止缠足C.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思想传播D.辛亥革命后,国人办报再掀高潮5.千龙网曾披露《从大脚到多变:中国百年间女人美丽标准的变迁》的文章,介绍了中国女人美丽标准的变化轨迹。1900~1919年女人美丽标准变化的原因是()时间标准1900~1909年会说洋话的大脚女人1910~1919年追求婚姻自由的女人①西方资本主义文化的传入②资产阶级政治运动的影响③新文化运动引起社会观念的变化④留学教育促进了中西文化交流和融合⑤妇女社会地位提高,成为国家的主人A.①②④⑤B.①②③④C.②③⑤D.①②③6.下面两幅图分别展示了20世纪70、90年代我国流行服饰的变化情况,其所反映的实质问题是()A.外来文化的影响B.服装业的迅猛发展C.人们的思想解放D.人们穿着的品味变化7.“”右图中小脚老太跳起了迪斯科反映了()A.迪斯科最适合小脚老太活动B.农民物质生活的改善C.人们社交礼仪的变化D.人民文化生活的丰富8.下列哪一种言论可反映新中国成立后的婚姻特点()A“”.我要自己找婆家呀B“”.我是指腹为婚的产儿C“”.孩儿无知,婚嫁大事全凭父母大人做主D“”.无媒无凭,就想结婚,甭做梦二、非选择题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康有为曾上书光绪帝:今则万国交通,一切趋于尚同,而吾以一国衣服独异,”“……则情意不亲,邦交不结矣,中国宽衣博带,长裙雅步而施万国竞争之世诚非所”宜。——节选自康有为《请断发易服改元折》“”材料二文化史学家布克哈特把图像称作人类精神过去各个发展阶段的见证,认为通过图像可以加深对历史变迁的理解。以下是一组图片材料。图一清代的长袍马褂图二中山装与西装“”图三文革时期人们的衣着图四当代绚丽多彩的服饰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指出康有为有何主张并说明其理由?(2)材料二中图二与图一相比,图四与图三相比,说明图二、图四服装发生变化的政治和思想因素。(3)在材料二中,从图一到图二,从图三到图四,你能看出中国服饰变化有什么趋势?从这种变化中,你能得出中华民族在不同阶段各有何精神追求?答案1.C2.B3.B4.B5.B6.C7.D8.A9.(1)主张:易服。理由:①适应国际交往的需要。②适应学习西方工业文明的需要。(2)图二:政治上:近代民主政治运动的推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等);思想上:资产“”阶级民主思潮的影响。图四:政治上: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不再搞以阶级斗争为纲,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或答民主政治得到发展);思想上:改革开放,打破个人崇拜,思想获得了解放,审美多元化。(3)趋势:由传统走向现代(或由封闭走向开放);由朴素单调走向丰富多彩。精神追求:从图一到图二反映的是追求民主、自由、平等和独立;从图三到图四反映的是追求富裕、发展、个性和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