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练17苏联社会主义国家的奠基人列宁一、选择题1.列宁为在俄国建立马克思主义政党在思想上和组织上做的准备是()A.发表《四月提纲》B.创办《火星报》C.著述《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D.著述《国家与革命》2.列宁在领导俄国社会主义运动的实践中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主要表现在()A.探索出了一条在落后国家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道路B.创立了剩余价值学说C.指出了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中的推动作用D.指出了完整的社会主义建设理论3.列宁在二月革命以后回到俄国,发表了重要演说。一位支持者在整理他的这一演说的内容时共列举了四条,其中错误的是()A.要坚决以革命的方式推翻沙皇专制统治B.无产阶级需要夺取政权,然后去实行土地改革C.要实现社会主义革命D.提出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4“.列宁说:我们本来打算直接用无产阶级国家的法令,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生产和产品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犯了错误。这一错误产生的根源是()A.扩大了无产阶级专政的范围B.忽视了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水平的规律C.认为资本主义制度很快就会灭亡D.帝国主义对苏俄的军事干涉和经济封锁所致5.1921年冬季,农民契诃夫在完成了固定粮食税之后,把剩余粮食运到苏俄境内的一个集市上出售,结果应是()A.管理人员增加了他的税额B.他被处以罚款C.他只能出售其中的一小部分D.行为合法,没有人干预二、非选择题6.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目前俄国的特点是由革命的第一阶段过渡到革命的第二阶段。第一阶段由于无产阶级的觉悟不高和组织不够,政权落到了资产阶级手中,第二阶段则应当使政权……转到无产阶级和贫苦农民手中。这个过渡的特点是:一方面有尽量公开活动的可能,另一方面没有暴力压迫群众的现象,最后群众对这个资本家政府,对这个和平与社会主义的死敌,抱着不觉悟的轻信态度。——列宁《四月提纲》材料二第一次革命高潮提出的,我们党过去宣传的政权归苏维埃的口号,曾是使革命和平发展,使小资产阶级逐渐清除其幻想的口号。现在和平发展和使政权无痛苦地转归苏维埃已不可能,因为政权事实上已经转移到反革命的资产阶级手中。现在只有彻底消灭反革命资产阶级专政才是正确的口号,只有得到贫苦农民支持的革命,无产——阶级才能完成这个任务完成新高潮的任务。——1917年8月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布)的大会决议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了列宁最初主张以什么方式夺权?原因是什么?(2)结合所学知识,布尔什维克党最终夺取政权采用的是什么方式?原因又是什么?(3)“”“”材料二的第一次革命高潮和新高潮分别指的是什么现象?这两个现象的性质是什么?它们各自的主要任务是什么?7.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1920年底,列宁接见来访的农民时,针对当时苏俄实行的经济政策,一位农“民说:土地属于我们,面包却属于你们;水属于我们,鱼却属于你们;森林属于我们,”“木材却属于你们。列宁亲自记录了他们的意见,坚定地说:这种政策我们一定会改”变!“……”材料二我们说俄国共产主义的最初步骤把小农组织成各种合作社这一从小商品农业过渡到共产主义农业的办法,也刚刚开始实行。由国家组织产品分配来代替私营商业这件事,即由国家收购粮食供应城市、收购工业品供应农村这件事也是这样。农民经济仍然是小商品生产。这是一个非常广泛和极其深厚的资本主义基础。在这个基础上,资本主义得以保留和复活起来,而且同共产主义进行极其残酷的斗争。这个斗争的形式,就是以投机倒把来反对国家收购粮食(以及其他农产品)。概括地说,就是反对由国家分配农产品。——列宁《无产阶级专政时代的经济和政治》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了苏维埃俄国的什么现象?(2)结合史实,根据材料二指出列宁对农村经济政策的设想,针对农民的不满,列宁又是怎么解决的?其政治影响是什么?答案1.B2.A3.A4.B5.D6.(1)方式:和平夺权。原因:有尽量公开活动的可能,没有暴力压迫群众的现象。(2)方式:暴力夺权。原因:临时政府制造了七月事件,政权完全落入临时政府手中,革命和平发展已不可能。(3)现象:二月革命;十月革命。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社会主义革命。任务:推翻沙皇专制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