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练17马丁·路德和德国宗教改革一、选择题1.德意志宗教改革前夕,各种社会矛盾的焦点是()A.分裂局面严重阻碍社会经济的发展B.封建主不断加重对下层人民的剥削和压迫C.封建统治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D.天主教会对德意志的神权统治和经济掠夺2.揭开欧洲宗教改革序幕的是()A.《九十五条论纲》的发表B.英国《至尊法案》的通过C.《基督教原理》的发表D“”.因信称义理论的创立3“”.罗马城内有架圣梯,凡人只要爬上去便可赎罪。某一天,有人爬到中间,又突然退了“”下来,旁人问其原因,他说:只要心中有信仰,就能赎罪,不必在乎表面的礼仪。这个人是()A.马丁·路德B.克伦威尔C.亨利八世D.加尔文4“.它破除了对权威的信仰,却恢复了信仰的权威。它把僧侣变成了俗人,但又把俗人变”成了僧侣。以上材料反映的思想是()A.因行称义B.因信称义C“”.人非工具D.理性至上5.面对教皇的责难,马丁·“路德曾慷慨陈词:我的良心是出于上帝的命令,我不能也不”愿撤回任何意见。。马丁·“”路德的主要意见是()A.脱离罗马教皇统一德意志地区B.教徒宗教信仰自由不必禁欲苦行C.教徒需摆脱宗教束缚争取自由D.通过《圣经》信仰宗教无需通过教皇6.瓦尔特堡是德国著名的古城堡,这座城堡之所以著名,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在1521~1522年间,马丁·路德在这里以惊人的速度将新约从希腊文翻译成德文。马丁·路德的做法()①有利于德意志民族教会的建立②有利于打破教会对《圣经》解释权的垄断③有利于否定罗马教会的权威④有利于否定《圣经》至高无上的地位瓦尔特堡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二、非选择题7.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我日思夜想这句话(……“神的裁判表现在神的本身,正如所写的:义人靠信仰”生活),神终于怜悯我,让我明白:神的裁判就是义人蒙受神思所经历的裁判,就是信仰,而那段话的意思就是:《福音书》表现了神的裁判,被动的裁判,慈悲为怀的神通过它让信仰使我们成为义人。——马丁·路德……材料二所以我说:世俗权力是受上帝的委任来惩治奸邪,保护善良的,因此,我们应当让世俗政权在整个的基督教世界中执行它的职务,不要加以任何阻碍。无论什么人,不管他是教皇、主教、传教士,或是修士、修女,世俗权力都有权来管他。——马丁·路德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二概括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基本观点。(2)以上材料所体现的观点对德国历史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8.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少年时的马丁·路德目睹了天主教会的腐败糜烂,便下定决心要进行宗教改革。“”——大学毕业以后,他在父母亲朋诧异的目光中遁入空门进入雷尔福特圣奥古斯丁修道院当修士,他在那里学习神学,并且洁身自律。1508年,他成为维登堡大学的神学教授。教皇和天主教会的腐败奢侈,日益坚定了他进行宗教改革的决心。他开始着手创——“”建自己的宗教学说因信称义说。——《世界上下五千年(古代卷)》材料二宗教改革运动在西欧文化发展中还起着一种微妙难言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1517——年之前只有一种国教罗马天主教,不信奉国教者就被戴上一顶持异端邪说的帽子,这种气氛肯定不利于思想独立。宗教改革运动以后,许多不同的国家都接受了宗教思想自由的原则,思索其他学说也比以前安全了。——(美)迈克尔·H·哈特《马丁·路德宗教改革》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指出促使马丁·路德进行宗教改革的原因。(2)“”材料一中因信称义学说与天主教学说有何不同?(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德国宗教改革后是如何实现材料二中宗教思想自由原则的?答案1.D2.A3.A4.B5.D6.A7.(1)因信称义,国家权力为神所授,世俗权力高于教权并支配着教权。(2)打击了天主教的权威;促进了人们思想的解放;促进了德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促进了德国民族国家的形成。8.(1)天主教会的奢侈腐败。(2)“”路德主张因信称义,人的灵魂得救,要靠个人对上帝的虔诚信仰,获得上帝的赦“”免。天主教则主张靠教皇和圣礼等繁琐的宗教仪式才能升入天堂,即因行称义。(3)德意志新、旧教诸侯发生多次战争后,于1555年签订和约,规定诸侯有权决定其领“”地中的臣民的信仰,即所谓教随国定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