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四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教学目标】1.了解噪声的来源和危害.2.知道控治噪声的途径,增强环境保护的意识.【教学重点】噪声的来源及危害,减弱噪声的途径一、自主学习1、引入新课:为什么同样是声音,有的悦耳动听有的却让人烦躁不安呢?2、学生阅读教材,个体学习,完成如下内容:(一)从物理角度和环保角度给噪声定义(二)噪声的危害(二)噪声的防治二、合作探究活动一:探究:噪声的来源(请同学们阅读课本并回答下列问题)1.什么样的声音是噪声?(物理角度)噪声是指:发声体时发出的声音;(环境保护角度)噪声是指:的声音。2.噪声的波形有什么特点?。音叉声音的波形规则。活动二:探究:噪声强弱的等级和噪声的危害(请同学们阅读课本并回答下列问题)1.噪声的等级是按什么划分的?人们以为单位来表示声音强弱的等级,符号是。dB是人刚能听到的最微弱的声音;声音强度在dB,是较为理想的安静环境。2.不同的噪声的等级对人们所产生的危害又是怎样的?声音强度90dB,会破坏听力;声音强度70dB,会影响学习和工作;声音强度50dB,会影响休息和睡眠。3.认真阅读P43的人对不同强度声音的感觉的分类表;回答下列问题。(1)Hz是人听到的最低频率;dB是刚刚引起人听觉的最微弱的声音三、分组实验利用示波器观察铁钉刮玻璃时产生的噪声的波形并与音叉声音的波形做比较四、教师精讲:如何从波形图上区分噪声和乐音及声音的响度大小音调高低五、达标检测1、放鞭炮时用手捂住双耳,这是在__________处减弱噪声的;在摩托车内燃机排气管上安装消声器,这是在____________处减弱噪声的;植树造林,增加绿地面积,不仅可以打造绿色生态环境,而且还可以在______________中减弱噪声。2、深夜时,正在播放的电视屏幕上常会出现“夜深了,请你把电视的音量开小点”的字样,从环境保护的角度来分析,这是要______________,从乐音的角度来分析,这是要______________。3、控制噪声主要着眼于——、——、——这三个环节。城市中心、居民小区设置“禁鸣喇叭”、“机动车禁区”的标志牌,是采取----------的措施来减少噪声。在城市高架道路的某些路段可以看到两侧设有3~4m高的透明板墙,这是采取----------的措施来减少噪声4、车门车窗己关闭的汽车内的乘客几乎听不到外面的声音,这是从----------------途径减少噪声;广州市区内禁鸣喇叭是从-----------------途径减少噪声。5、近年来,我市城市建设和发展越来越注重以人为本。如主城区汽车禁鸣、主干道路面刷黑、王家墩机场搬迁、轻轨两旁安装隔声板等。这些措施的共同点是()A.减少大气污染B.降低噪声污染C.缓解“热岛效应”D.绿化居住环境六、教学反思:该课属于应用性质,所以在调动学生积极性方面还应进一步提高,贵在设计更新颖的问题情景,让学生充分参与。还应进一步提供一些学生见得少的情景,能体现高科技方面的情景等,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鸡东县第四中学初三物理导学案课题:二、声音的特性初稿人:时间:【教学目标】(1)1、理解声音的音调、响度、音色三特性2、知道频率决定音调、振幅决定响度【教学重点】:研究乐音的音调和响度各与什么因素有关【教学难点】感知乐音的音色,理解音色取决于发声体的本身【教学过程】一、自主学习1、引入新课:有的声音高,有的声音低;有的声音大,有的声音小。这些差别是什么因素引起的?2、看本节课文回答:(1)音调及影响因素(2)响度及影响因素(3)音色二、合作探究:活动1(一)声在医疗上的应用问题:硬卡片快拨和慢拨木梳的齿,你听到的声音有什么不同?猜想:声音的音调可能与声源振动的快慢有关检验:第一次把钢尺伸出桌外10cm,用一定的力去拨动它,听声音的高低;第二次把钢尺伸出桌外5cm,用同样的力去拨动它,听声音的高低。结论:通过分析探究过程可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声音的叫音调,它决定于物体振动的。(2)物质振动的快慢用来表示,它是物体每秒内振动的,单位是,符号。活动2探究声音的强弱与什么因素有关问题:要使鼓声更响些,你会怎样做?猜想:响度可能与振动幅度有关设计:想出一种能显示鼓面振动幅度大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