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能与电能第二章第二节格林太太是位漂亮、开朗的妇女,当她开怀大笑的时候,人们可以发现她一口整齐洁白的牙齿中镶有两颗假牙:一颗是黄金的——这是她财富的象征;另一颗是不锈钢(Fe)的——这是一次车祸留下的痕迹。令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是,自从安了不锈钢的假牙后,格林太太经常头痛、夜间失眠……医生绞尽脑汁也没能治好她的怪病……直到某一天格林太太偶然遇到了一位化学家,她的病因才被揭开,病情得到好转……实验步骤实验现象1、锌片插入稀硫酸2、铜片插入稀硫酸3、锌片、铜片上端连接在一起插入稀硫酸4、锌片、铜片之间连电流表插入稀硫酸锌片上产生气泡无现象铜片上产生气泡电流计指针发生偏转原电池原理探究演示探究离子方程式思考问题寻找答案组内交流列出想法实验现象Zn+2H+=Zn2++H2↑稀稀HH22SOSO44ZnCu大量气泡从铜片逸出,锌片逐渐溶解,并产生了电流。1.H+得到的电子是Cu失去的吗?2.在这个过程能量是如何转化的?演示探究不是!2e-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一、原电池定义:把化学能直接转变为电能的装置。二、原电池形成的原理:由于Cu和Zn的活泼性有差异,失电子的难易不同,从而形成了电位差。Zn更容易失电子(作负极),电子由Zn一极转移到了Cu一极(作正极),溶液中的H+移向Cu一极,从而得到电子变为H2。三、原电池的电极反应:Zn(-):Zn-2e-=Zn2+Cu(+):2H++2e-=H2↑电极反应:将氧化还原反应拆成两个半反应,分别在两个电极附近发生,用离子方程式来表示,并且标明电子的得失。氧化反应(价升)还原反应(价降)总反应方程式:Zn+2H+=Zn2++H2↑原电池的本质:氧化还原反应(不可以)(可以)四、实验探究形成原电池的条件条件一:一般电极材料为活泼性不同的两种金属或金属与石墨;(可以)稀硫酸(不可以)四、实验探究形成原电池的条件(可以)条件二:电极需放进电解质溶液中;(不可以)四、实验探究形成原电池的条件(可以)条件三:两极相连,形成闭合回路。盐桥③两极相连,形成闭合回路。总结:形成原电池的条件②电极需放进电解质溶液中;①一般电极材料为活泼性不同的两种金属或金属与石墨;④一般电解质溶液与其中一种电极材料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是必要条件)现在你能治好格林太太的怪病了吗?将Fe+2Fe3+=3Fe2+设计为原电池。原电池设计思路:①释放能量的氧化还原反应(放热反应)②通常需两种活泼性不同的电极③电解质溶液④还原剂在负极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氧化剂在正极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五、判断原电池正、负极的方法①由组成原电池的两极材料判断:一般是活泼金属为负极,活泼性较弱的金属或石墨为正极。②根据电流方向或电子流动方向判断:电流是由正极流向负极;电子流动方向是由负极流向正极。③根据原电池两极发生的变化来判断:原电池的负极总是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正极总是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④根据反应现象来判断: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练习册P23基础梳理第5题)原电池2、变化情况:活泼金属→发生氧化反应→向外线路提供电子→原电池的负极;不活泼金属(或石墨)→发生还原反应→接受外线路提供的电子→原电池的正极。小结:原电池1、定义:把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发生失电子的氧化反应发生得电子的还原反应“负极出电子,电子回正极”4、原电池的构成条件①两种活泼性不同的金属(或一种金属和石墨)构成电极。②电解质溶液。③电极用导线相联构成闭合回路。3、化学电池的组成:正极、负极、电解质溶液以及容器。5、原电池化学反应本质:较活泼的金属发生氧化反应,电子从较活泼的金属(负极)通过外电路流向较不活泼的金属(正极)氧化还原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