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有效课堂教学之我见[内容摘要]课堂教学是学校对学生进行教育的主要渠道,在当今社会,实施素质教育已是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学校要实施素质教育更应该以课堂教学为主,这就要求各个科任教师充分利用课堂教学的四十分钟,创设积极的课堂教学氛围,充分调动和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全过程,使课堂教学达到最佳效果,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关键词:有效创设实施课堂教学北师大教授肖川先生说:“课堂是生命相遇、心灵相约的场域,是质疑问难的场所,是通过对话探寻真理的地方。”有效的设计引出有效的课堂,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教学,可以说,没有科学有效的课堂教学,即使有理想的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科书,其结果也只能是纸上谈兵。因此,当前进行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必须关注课堂,追求“有效教学”,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以下,是我在新课程理念下,对如何进行有效性教学的一点拙见:一、何为“有效课堂教学”“有效教学”是20世纪80年代形成的一种教育理念。所谓“有效课堂教学”,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或发展。也就是说,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课改专家崔允郭博士说:“教学有没有效率,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习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很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二、何以要提出“有效课堂教学”现在我们重提有效教学,绝不是如有些人所说的否定新课程,更不是向以“应试”为主要目的与任务的传统教育妥协。而是既要在打破传统教学模式规条束缚的同时,也对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出现的一些误区的纠偏,是对新课程进行冷静反思后趋于理性的进一步探索。1、传统的教学模式就像是禁锢的枷锁,成为了教师教学的紧箍咒,限制了教师的教学创新和学生的思维发展。其课堂上强调“样样俱全”,忽略学生学习的实际需要,没有顾及学生在学习中知识和能力以及个性发展的实际需要。传统教育追求“丝丝入扣”的教法,“丝丝入扣”的教学设计严重束缚了教学中的灵活性和变通性。这样的教学,教师很辛苦,学生很痛苦,然而我们的学生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2、传统的教学模式只重“认知目标”的完成。教师按部就班地上课,学生死啃书本学得不活,课堂收益不高。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看不到教师的随机应变,看不到对学生思维出现阻碍时的点拨。这样的课学生收益能有几何?接下来就布置很多的作业,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使得活泼灵动的孩子变成了反复作业的机器3、传统的教学模式没有把学生当作教学的主体,而是过多地关注教师自身的感受,课堂上同学们个个正襟危坐,聚精会神,鸦雀无声,教师便有了愉悦的情感体验。这样的课堂,教师关注的不是学生的起点、可能和需要,考虑的更多的则是自己的表演与展示。……1新课程理念的出现,打破了传统教学的局限,将机械的课堂教学转变为新颖活跃的灵活式课堂教学,也使课堂教学有了许多新的特点。然而,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出现的一些误区的纠偏也是不容忽视的。4、新课程倡导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互动,提出“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于是,就出现了表面热闹,浅层参与的现象。新课程倡导合作学习,一时间,秧田式的课桌摆放不复存在,一个问题提出,同学们立即将小脑袋凑到一起,窃窃私语一两分钟,至于这个问题需不需要合作,合作成效如何,则被教者忽略。5、新课程强调问题的生成,于是,本来一点就明了的简单问题,却跟学生兜圈子,捉迷藏,或者是抛出一个问题,务必追求开放,至于说了什么,哪些不够准确,哪些不够深刻,哪些尚欠严谨,老师都不置可否,都怕担上“灌输”、“填鸭”的罪名。……三、如何实施“有效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是新课程实施的主要途径,在课堂教学中,将新理念与课堂教学实践相结合,实现新课程理念下的有效的数学教学,以学生的进步和发展为宗旨。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实施有效的数学教学活动:(一)巧妙创设课堂情趣,实施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