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规律》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物品的有序排列,使学生初步认识简单的排列规律,会根据规律指出下一个物体。2、通过涂色、摆学具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激发创新意识。3、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体会数学的价值,体会规律的美和创造的快乐,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充分参与到探究规律的活动中,自主地探究、主动地发现规律。教学难点:能用合理、清晰的语言阐述自己所发现的规律,并学会创造规律。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播放歌曲《快乐的节日》教师谈话:同学们,你们知道老师刚为你们播放的歌曲是什么歌曲吗?你们知道六月一日是什么节日吗?六月一日是儿童节,是同学们自己的节日,也是一个快乐的节日。为迎接六一儿童节的到来,一(1)班的同学们可做了精心的准备,你们想去看看吗?(二)、引导探索、认识规律──课件出示主题图,图片内容为小朋友在漂亮的教室里跳舞。教师重点讲授彩旗的排列规律,引导学生用规范的语言表达规律。(三)、动手操作、巩固发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操作中发现规律,同时提高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学生做第89页按规律涂色的练习,教师在幻灯机上展示学生的作业并说出找到的规律。(四)、教师出示“生活中的规律”图,引导学生欣赏生活中的规律(五)、联系生活、运用规律(五)、全课小结正是因为有了规律,我们的生活才会如此丰富多彩。老师希望大家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多观察周围的事物,小朋友回家再去找找我们生活中各种各样的规律,只要小朋友多观察,多动脑筋,也一定会创造出更多更好的规律来丰富我们的生活。板书设计:找规律一组重复颜彩旗图片一红一黄灯笼图片一紫一红色小花图片一绿一紫一红《找规律》教学反思二0一三学年第二学期谷丽芳教学反思:1.遵循了学生认知由易到难的过程,先找简单的规律再找复杂的规律,先由老师“扶”着学,再到老师“放”开让学生自主学,不但面向了全体学生,让不懂的学生能在老师的引导下学懂,而且也满足了思维活跃的学生想自己探究,找出规律的要求。2.改变原教材小花的规律,可以避免例题的过于相似。小花由原来的“绿、红”为循环变为“绿、红、黄”三种不同的颜色为循环,不但提高了知识的难度,也避免了学生觉得例题枯燥无味,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致,并且为下一个环节中出现的复杂规律做了铺垫。3.教学时间要把握更精确点,对稍微有难度的练习要给予更多的思考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