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多媒体在美术教学中的应用——枣阳市琚湾镇蔡阳中心小学:潘勇李海英李卫进【摘要】法国雕塑家罗丹曾经说过“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小学美术课教学中,引入电教媒体,可创造生动、活泼、愉悦、高效地课堂学习氛围,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育、教学效果和质量,促进教学改革像一个更科学、与日俱增先进的方向发展。我们不仅要教会学生用明亮的眼睛去发现越来越多的美,还要用美好的心灵感受这些美,用勤劳的双手创造越来越多的美!让美永驻我们心间!【关键词】发现欣赏创造教学应用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是落实审美教育、进行素质教育的主阵地,也是激发学生艺术活动的主要途径。小学生的生活经验是不足的他们怎样才能发现生活中的美呢?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学会发现身边的美,学会欣赏身边的美,学会在生活中创造美。在教学实践中想方设法创设情景,营造积极、互动的课堂生活,多渠道地刺激学生感官,能够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探究兴趣和欲望,给思维以动力,使整个课堂教学在和谐自然的过程中,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卓有成效地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一、用眼睛发现美——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杜威说:“教育即生活”。陶行知更强调:“生活即教育。”小学生在平时的生活中往往不注意观察,无法发现生活中的美。怎样发现生活中的美?首先,教师本身应该熟悉生活,恰当选择最利于开展课题研究的典型教材,进行优化组合对现有教材内容作适当调整,要为突出主体性,实现教学目标服务。如引导他们发现自然美,花是自然界中色彩最丰富的生物:红玫瑰、黄菊花、蓝杜鹃、白水仙、紫罗兰、黑牡丹。此外,树木、动物等等。带孩子去自然界,给他们讲解各种颜色及构成的画面,让他们发现生活是如此的美。给予孩子一定的引导,他们就能从中吸取美的养料。儿童的生活、活动空间是有限的,凭空想象、闭门造车是创作不出优秀作品的,我们应该引导学生直接观察对象,认识对象,给孩子更多的活动和想象空间,让他们发挥自己的特长,表现自己的个性。让他们将自己在生活中的所见所闻,用彩笔把自己的感受画出来。其次,我们利用多媒体的多样性、新颖性、趣味性、艺术性等特点设计生动优美的画面,让学生从中发现美。例如,进行《留住秋天》一课教学前,我搜集了有关秋天的景色画面,制成课件,教学时为学生播放,使学生走进了秋天,看到了天高云淡,大雁南飞,秋风送爽,红叶似火;看到苹果熟了,柿子红了,松鼠采野果,喜鹊忙做窝……通过课件演示,学生感受到了秋天,发现了身边平时没有感到的景色之美,自然激起了学生对秋天的喜爱之情。那些形象生动的、大量的关于秋天的画面,把学生置身于一个有声有色有情有景的艺术氛围里,使学生的情绪受到感染,满足了孩子们的心里需求,符合儿童的心理习惯,令他们耳目一新。看完后我趁机由此导入新课。逼真的屏幕图像将教师用语言和教具难以描绘的问题进行了形象化的处理,大大地简化了教师在课堂上费事劳神的重复机械劳动,使学生的学习兴趣油然而生,十分专注地投入到课堂学习中。最后,激发学生在自我欣赏中的成就感。课堂上,学生的作品被贴在了黑板上,每个人非常关心他人对自己的评价,人人都想做最好的。那么,一些绘画基础薄弱的学生会怎么想呢?难道他们就不成功了吗?“我的画肯定是不好的。”“我可不敢把画展示在大家面前。”“我是永远没有机会的。”“作业发下来赶快扔了吧。”……这些孩子也许会这么想。那绘画对他们来说就成为了一种负担教师要让这些学生建立自信心,鼓励他们尝试着把自己的“画中话”讲出来,让他们发现画中的美,看到自己的成功。引导学生拥有一份对他人的欣赏之情。法国雕塑大师罗丹曾说:“生活中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对美的发现。”如今,我们已不赞成用“像不像”、“好不好”来引导学生评价他人的绘画作业,因为这样的评价会刺伤学生的自尊心,会阻碍学生自信心的建立,甚至会影响学生今后的发展。我们应鼓励学生以发现他人的优点为主进行互评,培养学生善于发现别人长处,相互尊重和信任的习惯。这样,学生不仅学会了发现美,更学会了欣赏美。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