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钟》教学反思北山口镇北湾小学田润巧本文教学重点和难点在课文第一自然段。如何让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学会表达是本课教学的重点。我在教学这一部分内容时,以读为主,让学生在读中找出作者所介绍的几种花,在读中体会作者语言的优美,在读中发现作者对于同是“开花”的表达呈现出的是多样性表达的特点,在读中深切感悟特点,并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读写结合,加强书面表达的训练,让学生能够在今后的学习中学以致用。这一环节的教学以读为主,层层深入,最终达到了训练学生表达的目的。教学效果还是不错的。对于不同的花开放的时间不同这一原因探究上,我充分放手,让学生在自读中感悟,教师只是在学生交流的时候适当点拨,最后进行归纳总结。整篇文章的教学,既关注了人文性,也关注了语文学习的特性,加强了语言文字的训练。充分预设是课堂生命的本源。离开了预设,生成就是无根的苗,无线的风筝。没有生成,课堂便是一潭平静的湖水。从这个意义上讲,生命的课堂因预设而存在,因生成而精彩。本课第一自然段的教学预设逐层深入,环环相扣。在引导学生发现表达特点的时候,学生的敏锐的语言感知能力令人惊叹,有的学生居然能够说出。作者根据植物开花的不同形态以及不同的时间,用上了最恰当的表达方式。例如,昙花虽然很美,但是它只开一会儿,马上就会凋谢。根据昙花的这一特点,作者用了“含笑一现”来表达。学生的回答有理有据,精彩无限,使得课堂充满了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