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善如“水”“上善若水”,只因“水善利万物而不争”。为师者的善,正体现在对学生“若水”般的默默赞许中。在这十年的班主任工作中,我感触颇深,有几分劳累,几许收获,我咀嚼过失败的苦涩,也品尝过成功的甘甜。我们的教育要讲方法,改错要讲规则,纠正要讲艺术。有些孩子即使犯了错误,可能并不知道错在哪里,即使有了缺点,他们也不知道如何改正,这就需要老师们掌握一些有效的纠正孩子缺点的方法,有了科学的方法,才能实现孩子由劣向优的转化,才能让孩子在自信中快乐地成长。而鼓励,则是让学生扬起自信的最好方法。成功源于自信,自信有助于成功,是成功的起点,是成功的动力。美国大思想家爱默生说:“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我们要让孩子相信自己:“我并不比别人笨”,“别人能办到的,我也能办到”。树立这样信念的孩子,就会具有最大的独立性,就会通过自己的努力而取得成绩。我曾经有个女学生,一直以来,她成绩平平,性格内向,总是默默无闻的,属于那种在班上毫不起眼,很难引起老师注意的学生。有一回,我偶然间吩咐她去替班里买几把扫帚,她听后非常高兴,大概是觉得这是老师对她的信任吧。后来,她买回来的扫帚,不仅便宜,而且质量很好,我表扬她,她对我说:“老师,这是我走了好几家店才挑到的。”就是这么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却使这个学生有了很大的变化,我发现,从那以后,她对班里面的工作特别用心。而我,也有意识地让她帮老师管理班级,渐渐地,她走路不在低着头了,课间也不总待在角落里发呆了。她扬起了自信的小脸,不仅自己的成绩提高了,而且还成为老师最得力的助手。清代教育家颜元曾说:“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在教书育人的工作中,肯定比批评更为重要。做为一个班主任,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并及时给以鼓励,建立起孩子的自信心。切记一昧地贬损,造成学生“破罐子破摔”的心理。即使对犯了错的孩子,也要以肯定为主,适当指出错误,劝导起勇于承担错误。在不得不严厉批评学生后,也要适当肯定,让孩子觉得自己“并不是一无是处”,因而有信心改变自己。“水润万物”是一种胸怀,世间万物,无论美丑,恶善,水总是默默地滋润着他们。教师,面对的是来自不同家庭的孩子,其中难免有学生劣迹斑斑,难免有家长蛮不讲理。这就需要教师有“水”的胸怀,用自己的爱去滋润他们,改变他们。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再好的学生难免也有不足之处,再差的学生身上也有自己的优点,及时捕捉学生的闪光点进行因势利导,用鼓励来滋润学生的心田,可使其看到希望,体验到自我价值与能力,进而自觉地焕发出进取的勇气和决心,以发挥自己的“滴水”作用,最终汇成“江河”——形成稳固、团结、进取的优秀集体。鼓励导致成功,抱怨导致失败;不是好学生需要鼓励,而是鼓励能让好孩子越来越好;也不是坏孩子需要抱怨,而是抱怨会使孩子越来越坏。让我们为了孩子,继续努力,创造一个鼓励性的空间,给孩子一份赏识,一份珍爱,用“你真棒,你真行”这样的动力,使孩子们鼓起自信的风帆。播种了一种自信,便会有行为的收获;播种了行为,便会有习惯的收获;播种了习惯,便会有品德的收获;播种了品德,便会有命运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