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目标1、整体感知课文能清晰、有条理的理解课文内容。2、在朗读中品味语言,理解插叙的作用。3、学习并运用分角色朗读的方法和刻画人物的方法。重难点1、在朗读中品味语言,学习插叙的写作手法2、分角色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理解人物的思想感情。知识连接1、走近张之路及作品张之路,现当代著名作家,现为中国作家协会儿童文学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电影集团一级编剧、国务院授予的有特殊贡献的专家。国际安徒生奖提名奖获得者(2006年)。中国安徒生奖获得者(2005年)。文学作品有长篇小说《霹雳贝贝》、《第三军团》、《非法智慧》、《蝉为谁鸣》、《极限幻觉》等,作品曾获中国图书奖一等奖、五次获中国作协儿童文学奖、三次获宋庆龄文学奖、多次获冰心儿童文学奖等。2、插叙手法插叙是叙述中常用的一种方式。作者在叙述主要情节或中心事件发展过程中,暂时中断叙述线索,既不依时间顺序而插入有关的另一故事片断或事件,插叙结束后,再继续原来的叙。2.插叙的作用帮助展开情节,刻画人物性格,补充背景材料,使人物形象生动完整,突出其某个特点,或交代细节,从而深化主题。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借用歌曲《朋友》(周华健)创设情境二、自主学习:第一步:大声朗读课文61—65页,体会文中人物的感情,在最能激起你感情的地方做上标记。第二步;完成检测反馈内容。第三步;同桌之间相互检查完成情况。三、检测反馈1、给画线字写出正确的读音犄角()怦怦()攥着()树杈()寒颤()脸颊()藏刀()逮着玩()2、根据词义写出词语像身体和影子一样不可分离,形容关系密切。()不跟别人商量,按自己的见解决定。()3、整体感知;根据课文内容,填出本文行文线索。(1)____木雕→__木雕→__木雕(2)文章以贯穿全文,记叙了一事,赞扬了,含蓄批评了做法。四、合作探究1.小组合作:分组讨论本文主要写了几个人物,把能表现人物性格特征的语句勾画出来,从原文中找出句子用一句话总结他们是个怎样的人?“我”是的人。父母是的人。小芳是的人。2、文中对人物的刻画主要采用了描写,还有、、、的描写方法。五、成就展示1、我来表演:分角色朗读表演,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1)准备活动①每组扮演一个角色朗读(独白、爸、妈、我、万芳);②注意每人的神态、语气、心理特征,符合人物性格、年龄特征,读出人物情感变化(应怎样说,为什么这样说);③注意人物出场先后顺序,该怎样安排。④要用上什么道具,请准备简易道具。(2)实践活动:大家表演,大家评。①注意人物的个性;②注意人物的神态语言(重音语速语气);③评出谁是“最佳演员”(最佳小组)。六、研讨提升(1)我来体验:希望同学们都能踊跃地各抒己见。1.我会这样处理:①如果你是文中的“我”,你会怎样处理这件事呢?会去要回来吗?为什么?(2)送歌一曲:《我和你》送话一句:童心结朋友,人间见真情——让我们成为永远的朋友教学反思?